国殇300年的圆明园之痛(组图)(5)

http://bj.sina.com.cn 2007年06月20日10:16  精品购物指南


点击图片进入第一页
圆明园曾经的辉煌

  行政归属难理顺

  产权不明晰和管理体制未理顺是园林管理的两个关键问题,多头管理容易导致管理部门职权不明、分工不清,在具体工作中可能造成“遇事谁都要发言,遇事谁都不担责”的问题。长久以来,圆明园就面临着这样的尴尬。

  从行政归属来讲,圆明园是海淀区政府的直属单位;从公园属性来讲,园林部门对圆明园有行业管理关系;从遗址属性来讲,文物部门也对圆明园有行业管理关系。包括颐和园、玉渊潭等在内的十余个公园归北京市园林局直属,其他公园则属各区管理。至于为何会有这样的“区别待遇”,知情人士表示可能与历史有关。

  中国社会科学院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教授徐嵩龄曾介绍,我国文化遗产基本属国家文物局管理,自然遗产分别由国家环保总局、林业局、中国科学院等管理,被冠以“风景名胜区”与“历史名城”的遗产则由建设部管理。而在发达国家,遗产是由单一部门管理的,比如

意大利由文化与环境资产部管理;西班牙由文化部管理,其下设“历史遗产委员会”;英国则由内阁大臣级的国家遗产局负责管理。

  文物回流难度高

  现状不明、产权不清,这是中国文物学会原会长罗哲文指出的圆明园文物回流面临的困难。尽管已经研究圆明园历史多年,但刘阳坦言,自己也说不清圆明园到底有多少文物。对于浩如烟海的圆明园文物而言,已知下落的流失文物数量微乎其微。

  此外,一些流失文物通过买卖、拍卖的方式,被一些博物馆或私人买下来,转而变为所谓的“合法持有”。《四十景图》由清代宫廷画师耗时11年绘制,全图以工笔实录圆明园鼎盛时期建筑和园林的风貌,图成后乾隆皇帝特为其咏诗40首。圆明园被焚毁后,这套彩绘图册被法军上校杜潘掠至法国。上世纪20年代末,安徽人程演在法国国家图书馆见到《四十景图》,“叹为国工圣迹”,经多方活动将其黑白照片带回中国。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主任张永年一直为追讨原图而努力。2003年1月14日,张永年接受了法国《世界报》的采访,起因是此前1个月,欧美19家博物馆发表联合声明,拒绝按照联合国公约把文物归还所属国,理由为他们都是通过合法的拍卖手段获得文物。

  “从前我们与美国大都会博物馆交涉时,他们表示反对归还,你们要是都要回去,我们这个馆就空了。”张永年的经历又引出了文物回流的第三个难点——流失文物已形成景观。经过历史的变迁,圆明园一些散落在外的文物已与其现处地融为一体,形成了知名的景观,也成了很有纪念意义的建筑。一旦撤走,就会造成新的损失。

  目前,回购、讨还、捐赠是文物追回的主要形式。但文物的天价和回购的资金往往不成比例,“而且有的文物因为不知散落何处,有钱也买不到;有的文物知道它在何处,但人家不卖,你给再多钱也没用;还有的文物有钱能买回来,但不一定马上买,比如圆明园的兽首,对方要1亿元,这明明是在敲竹杠;当然,还有一些文物,不花钱也能拿回来。”张永年所说的“不花钱也能拿回来”,指的就是运作难度最大的手段——追讨。

  2002年10月18日,“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在北京成立。142年前的这一天,圆明园被英法联军烧毁。选择这个日子,就是为了彰显这一机构的使命——追讨流失海外的国宝。按照联合国公约,对通过非法渠道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中国都可以无偿讨还或是索回。但这些文物都被欧美国家收藏,有些隶属于国家博物馆,有些则由私人、教会或大学所有,受所在国法律保护。可以说,讨还是目前最难以成行的文物回流方式。以捐赠方式回流的文物不乏先例,但却需要文物持有者在思想上达到普通人难以企及的境界。

  回流文物难保存

  按照国际惯例,文物应遵循原址保护的原则,一旦剥离原有的文化环境,其艺术价值也就受到损伤,所以将追回的文物回归原址保护是十分必要的。“但事实上,目前圆明园内的存放空间有限,又没有专门的博物馆,对文物进行保存和展示都有一定的难度。”刘阳说。不久前,“圆明园珍贵文物石鱼回归”的消息曾让许多人激动不已,但当记者在一周后以游客的身份前去参观时,却发现石鱼早已不在原位。遍问工作人员,对方都以“不知道”作答。

  据刘阳介绍,圆明园回归文物的保存方式有两种:一是存放在仓库内。但圆明园内的仓库空间狭小,难以满足文物正常“生活”的条件。二是按照原址“归位”。可这些文物一旦归位,在游客管理方面又将存在问题。在大水法遗迹随处可见的“到此一游”字样,颇让人们对文物的“前景”担忧。

  专业人才难寻觅

  2005年,原圆明园管理处主任李景奇在一次接受采访时曾经提到:“圆明园是差额拨款事业单位,遗址保护和维护职工队伍稳定需要有一定的经济支持。1700多员工的吃饭也是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面对“圆明园是否真的需要这么多人”的质疑,李景奇这样回答:“在圆明园征地过程中有1700多农转工人员,他们贡献了自己的家园,把赖以生存的土地交给国家,这些人大部分安排在圆明园遗址公园工作。根据遗址保护和公园管理的需要,人事部门为圆明园核定的人员编制是1582人,目前(截至进行采访的2005年)包括100多内退职工,实际在编人员为1200人,离退休职工有464人,真正在岗工作人员1000余人。广大职工工作负荷很大,而收入水平是比较低的。另外,根据政策,农转工人员是不能下岗的。”

  “我们也进过历史、文物、园林方面的专业人才,但根本留不住人。”一位圆明园职工告诉记者。如今,记者了解到的圆明园职工情况与两年前极为相仿,他们的收入大多不过一两千元。

  不仅如此,目前研究圆明园的专家极少,且大都年事已高——王道成、郭黛姮、张恩荫等专家的年龄都在70岁左右,再往上还有90多岁的侯仁之、汪之力,但从50岁往下,几乎后继无人。在这之中,刘阳算是“新新人类”——他不过26岁,却有着祖国大陆第一的圆明园书籍收藏量、官方不曾拥有的圆明园老照片,“现在,搞圆明园研究的年轻人太少了!”每逢节假日,刘阳常常会接受一些高校邀请,给学生举办圆明园专题知识讲座;有时候,他也会带领一批喜欢研究历史的年轻人实地考察圆明园。大多数时候,他还是在借助网络力量宣传推介圆明园。

  借园发财难杜绝

  在一些人眼中,圆明园是一块宝地,想在这块地上开路、建

别墅的人不少。据知情人透露,尽管成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这些人却从未放弃过努力。不仅如此,还有许多人从别的渠道打起了圆明园的主意。“中国经历过几次战争洗劫,好多东西都是打着‘圆明园’的旗号卖出去的,其中一个原因是往圆明园上靠更值钱。同样是乾隆年间的石刻,圆明园的石鱼比四合院门墩价值高得多。”刘阳一语道破这些人心中的算盘。

  正是由于国人对圆明园文物的关注,导致一些文物商人将其他皇家建筑中的文物,甚至赝品扣上“圆明园”的帽子,送到拍卖行拍卖。某拍卖公司曾经以60多万元的价格成交过一面号称是圆明园的匾额。但经专家研究,这块匾额是北海中的旧物。在那次拍卖会前,某藏家以20多万元的价格买到该匾额,打上“圆明园”的旗号后,一转手就赚了40多万元。

  2004年11月22日,一对纯银打造的“圆明园兽面门环”在北京以418万元的天价拍出。一时间,媒体广泛关注。但事后有读者反映,这对兽面门环不是圆明园旧物。据报道,专家认为,这对门环上有“乾隆造办处庚午年制”铭文,但这种款式的铭文在现今发现的圆明园文物中还没有见到过。一般来讲,圆明园中的此类建筑配件应该是清宫内务府下属的造办处负责定制,上面的铭文应该是“内务府造办处”。有些特制的物品,内务府制作不了,需要委托其他部门制作,就在物品上面打上“某某造办处”的字样,但所谓的“乾隆造办处”在史料中并无记载。

  据刘阳介绍,判断一件文物是否出自圆明园,主要是靠保存下来的文字、图像资料与实物相对照。找文物以老照片为主,辅以铜版图,“当时乾隆修完西洋楼后,按圆明园当时的规模找人画了铜版图,印了40张,国内目前只有辽宁省博物馆有一套,故宫博物院有一套。在圆明园被焚毁后,当时照相机已随着洋人进入中国,因此留下了很多圆明园被焚毁后的残迹老照片。”

  本版撰文/祖佳 摄影/严军

[上一页] [1] [2] [3] [4] [5]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