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公路之父慕生忠将军(图)(3)

http://bj.sina.com.cn 2007年04月16日12:15  中国民族报

  邓郁清将大家召集起来集思广益。一个民工提出在山涧两边的岩石上打石窝,将立柱插到石窝里,再用立柱撑起9根松木作为桥梁。邓郁清画了草图、做了计算,发现这个方案完全可行。

  3天之后,青藏公路上架起了第一座桥梁。9根松木并排摆在峡谷上,两侧由插到石窝里的立柱撑起,桥桩与横梁用接榫加蚂蟥钉加铁丝固定,桥头用石片做护坡,一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桥。

  10辆满载着面粉的大卡车停在桥头准备试车。邓郁清担心出事,坐进了第一辆车的驾驶室,准备过桥。这时,父亲一把将邓郁清从驾驶室里拽了下来,自己跳到了车上,然后探出头来说:“这桥是你造的,你不指挥谁指挥?你给我过去,站那头指挥。”

  一辆,两辆,三辆……10辆大卡车终于顺利通过桥梁。邓郁清走到父亲面前,说:“政委,您的心意我理解,可您是一军主帅,您亲自试车太危险了。”父亲则说:“你是咱们唯一的工程师,万一你有个闪失,再没有第二人了……”

   父亲给这座桥取名为“天涯桥”,1956年陈毅同志路过此地时,将此桥更名为“昆仑桥”。

  第一个坐着汽车进拉萨的人

  父亲这一生因修筑青藏公路而被人们称为“青藏公路之父”。父亲的身后,却是千千万万个热血男儿,没有他们的豪情壮志,没有他们的挥汗流血,就不可能有今天的青藏公路。我们应该记住这些名字:宋剑伯、张兆祥、张炳武、何畏、杨景震、张震寰、朱飞、张启华、阎文仪、王德明、席上珍、马珍、王廷杰、赵建忠、尤忠、李秀成、王仕禄、包林、火高明、韩庆、王志明、工程师邓玉清、医生王德明,这23人是这支队伍中的所有干部。此外,还有1200名驼工、10名工兵,也许今天我们已经无法知道他们的名字,但他们同样是我们心目中的英雄!

  父亲和任启明率领着这支队伍,开始了青藏公路的修建。他们仅仅用了7个月零4天的时间,使青藏公路格尔木至拉萨段1283公里(当时测定的数据)公路全线贯通。与此同时,由齐天然带队修筑的自甘肃敦煌至格尔木的公路敦格线也全线贯通,与青藏线共同保障了内地到西藏的运输。说到这段历史,就不能不提到这些先辈们,虽然他们都已不在人世,但这一历史功绩是他们共同创造的,他们都应该名存青史。

  1954年7月底,公路通到了可可西里。父亲在五道梁山上发出了电报:彭总并转中央,我们的汽车已经开上了可可西里,我们正在乘胜前进。接着父亲又到北京,彭德怀答应再给200万元的拨款、给100辆汽车、1000名工兵。得到彭德怀的支持后,父亲满怀信心地回到青藏高原上,带领筑路队伍把青藏公路继续向拉萨推进。

   10月间,筑路队伍开上了唐古拉山。唐古拉山上空气含氧量只有海平面的一半,不要说是甩大锤修路,就是站着说话都非常吃力。经过了4个月的艰苦征战,民工们已经是筋疲力尽了。长期的营养不良和缺氧,他们大多染上了各种各样的高原病:嘴唇破裂、鼻孔流血、指甲凹陷、手指红肿,头炸裂似的疼痛。吃饭的面粉虽然不缺,但没有牛粪,生不起来火时就只能吃雪拌炒面。开工时发的铁锹和十字镐已磨损得不成样子,有的民工干脆就用双手扒土、抓石块。

  大军在唐古拉山上整整鏖战了40天,这段路终于被打通了。胜利在望,大家情绪异常高涨,仅仅20天,公路就向前延伸了300公里到达了黑河(那曲)。以后的10天,又推进了200公里,抵达羊八井。羊八井是当雄河和羊八井湖汇流后冲刷出来的一道石峡,过了羊八井,就是拉萨的郊区了。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