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文化(3)

http://bj.sina.com.cn 2007年04月17日17:33  大河网-河南日报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淅川出土的编钟

  先进的汉代叠铸技术

  1974年,在河南温县的一座烘范窑中出土叠铸范五百多套,是历来出土同类铸范中,数量、种类最多,保存也最完好的一座窑址。

  所谓叠铸或层叠铸造,是用多个泥范逐层叠合起来,组装成套,从共用的浇口杯和直浇道中灌入金属液,一次可得到成百上千个铸件。

  由于它能大幅度地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至今仍被广泛用于活塞环、锁芯、表壳等小型铸件的大批量生产。

  从铸造技术总的历史发展来看,应当说,它就是现代层叠铸和壳型精密铸造的前身,它的许多工艺措施和工艺参数的选取是符合科学原理的,至今对我们仍有启发和借鉴意义。

  冶金史上的重大发明——失蜡法铸造术

  河南博物院陈列的云纹铜禁,出土于淅川县。禁身为长方形,四周装饰有透雕的多层云纹和攀附着12条虎形

怪兽。整个造型,布局严谨,错落有致,其铸造工艺之复杂,令人惊叹不已。1979年冬,经冶金专家鉴定,该铜禁是采用失蜡法铸成的。从与铜禁同墓出土带有铭文的“王子午鼎”年代推算,铜禁的绝对年代为楚康王七年(公元前552年),是迄今所知我国最早的失蜡铸件。

  失蜡法是冶铸史上一项重大发明,其重要性可与火和轮子的发现相提并论,将古代失蜡法应用于现在制造业,带来了熔模精密铸造的大发展。因此,探究其历史渊源及其失蜡工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瓷器——璀璨夺目的艺术奇葩

  瓷器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一项伟大发明,其生产技术对世界各国产生重大的影响,为世界陶瓷生产科学技术发展史树立了一座光辉的历史丰碑。

  赵青云(河南文物研究所研究员):为世界确认的河南郑州商代原始瓷的烧制成功,距今已有3600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生产瓷器最早的地区。大约经过1800多年的延续和发展,到了东汉时期,我国创烧的青瓷已很成功,从出土的遗物观察,造型多样,庄重大方,注重装饰,美观实用。

  唐宋以来,封建制度的确立与巩固,农业、手工业及商品经济得以迅速发展,文化、科学技术有了明显的进步,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陶瓷手工业得以长足的发展,特别是宋代京都建于中原地区的河南开封(古称汴梁),河南自然而然的形成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河南地区物产丰富,水源充足,交通方便,人杰地灵,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时代,陶瓷手工业更加突飞猛进地发展和昌盛,民窑林立,窑烟四起,各类产品的生产,云集中原,形成全国生产瓷器的重要地区之一。商品生产竞争的局面形成,激发了陶瓷业的生产技术不断提高,产品精益求精,名窑凸现。

  历史上的汝、钧、官、哥、定窑,皆因其产品精良,称雄一世,先后为皇家垄断或指定烧制御用瓷器,在皇家选拔人才,垄断技术,在不断创新的前提下,产品十分精良,“五大名窑”因此而名扬天下,被后人历代称颂。

  汝瓷属于青瓷系列,起源于汝州地区的临汝、宝丰一带,早期的汝瓷,为单一的青色,偶有刻划花纹,后期发展有了印花技术的应用,为垫饼或支钉烧制,其造型秀丽,多为民用生活用瓷,后因其烧制精细,素雅脱俗,被宋代皇室所看中,遂废定而取汝,这就是文献记载的“定瓷有芒不堪用,改命汝州造青瓷器”的原由。皇家官窑有权集民间优秀匠师和高层艺术大师,精心设计,严格配方,严密的生产程序,并创造性的釉中掺入玛瑙矿原料,大大增加了釉面成色的内涵,而经过烧制后的瓷器釉面呈现釉层匀净,青色淡雅,蕴润如玉,宝光内涵,她充满了丰厚的文化底蕴,盈聚着极高的艺术品位,饱含着时代的美学精髓。

  汝瓷文化艺术科学的内涵极其丰富,它集科学配方、火候控制、线条流畅、造型工艺、图案艺术、时代风尚和人的灵魂感悟于一身,唯宋时所独有,为其他窑口所不及,也为后世之人所无法效仿,所以说汝瓷之珍贵就在于此。

  汝州地区的青瓷烧制精良,清素淡雅,韵味内涵,为文人士大夫所赏识,皇室所青睐,先选为贡瓷,后终被官方垄断,建官窑专烧御用瓷。

  河南的钧瓷更是匠心独具,是它继承了唐钧窑变之工艺,发展了多种元素矿物原料的施釉工艺,特别是创造性地运用铜红釉原理烧制出五彩缤纷窑变釉瓷器,

  形成了“入窑一色,出窑万彩”“钧瓷无对,窑变无双”“千钧万变,意境无穷”之特色。在我国瓷业林立中标新立异,独树一帜。尤其是在被宋时皇宫垄断阶段,在国家高层科技人才聚集的客观条件下,钧瓷的烧造工艺如鱼得水,迅速升华,烧制出釉层光润,釉色丰富,五光十色,造型古朴的钧瓷精品,其釉色皆是多种色调的自然组合,基本没有单色釉。

  禹州的钧瓷生产技术更为与众不同,窑变美妙,自然流动,色彩渗透,五彩缤纷,鬼斧神工,巧夺天工。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