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南的原始纺织古镇(图)(3)

http://bj.sina.com.cn 2007年04月26日14:16  南方网-南方周末

  田坝有许多生产制作披毡和察尔瓦的好手快手。我看见羊毛街边一个妇女坐在小商品摊前,飞快地织着察尔瓦的吊须,这就是做察尔瓦的能手杨二嫂。当地人说杨二嫂做一件察尔瓦只要一个星期,而一般的人要两三个星期。爽朗的杨二嫂见了我就说:“你买一件察尔瓦回去!”她不仅会做手工活,看来做生意也不错。

  披毡与察尔瓦加工活儿很苦很累,却赚不了几个钱。张朝珍说:“我们做一件察尔瓦材料要35元,要做十多天才能做好一件,每人每天只能挣五六元,我们两人一年只能挣4000多元。”做披毡的牟顺春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做到深夜才收工,一天要做十三四个小时,到了极限,但夫妻两人一天只能做两三件披毡,赚二三十元钱。这活儿又苦又累又挣不了几个钱,许多年轻人都不愿做。因此,从事纺织擀染的主要是老人和妇女,青年男子一般不愿意干这行。

  田坝镇之所以保留了这种传统的技艺,有经济上的原因。这里土地少,外出打工又挣不了钱,于是传统的纺织业继续成为这里一个重要的产业。

  古法纺织的活化石

  田坝汉族生产的羊毛制品主要是在田坝的市场销售,有的地方还是批发点,许多外地商贩进入田坝购买,为羊毛制品的流通起着中介作用。我在田坝看见一个叫苟井木乃的彝族老人拿着许多披毡来到田坝染坊,他是这家染房长期的中间商人,平时到甘洛的吉米等区收取披毡后,拿到这里进行加工,赚取手续费。

  现在彝族群众平时穿民族服装的大幅度减少,察尔瓦和披毡的市场需求量大减,加之利润很小,田坝镇汉人的这种传统工艺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制披毡与察尔瓦的人数逐年减少。以前镇上做披毡的有七八十户,现在只有三四户;做察尔瓦的现在还有数百户,但是估计将来只会减少不会增加。如果田坝人能找到一个挣钱的活儿,可能这里的手工纺织业会突然消失。就像牟顺春说的:“我以前做披毡因为累脏不想干了,曾经到处找活做,上山挖过矿,做过生意,却都是亏本,只好又回到老本行,如果哪一天能够找着事做,我就不会做毡子。”面对越来越少的需求,染匠牟顺军在寻找其他的出路。他听说贵州的蜡染好,犹豫不定是否出去学习一下,还是继续做染匠。

  今天的纺织业几乎都已被现代的机器生产取代,但凉山彝族用的察尔瓦和披毡因为加工工序复杂和需求量有限,还是靠传统工艺制造。在凉山,以汉族为主的甘洛县田坝镇成了大规模的彝族服装加工地,这是彝汉民族文化融合的一个典型。田坝的纺织技艺在有些人看来可能显得原始落后,它却是

传统文化的一块活化石,是凉山重要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因而弥足珍贵。

[上一页] [1] [2] [3]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