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南的原始纺织古镇(图)(2)

http://bj.sina.com.cn 2007年04月26日14:16  南方网-南方周末

  彝族服饰汉人制造

  田坝位于甘洛县西北部,田坝河中游,距县城13公里,境内最高海拔2702米,最低海拔1100米,是典型的山区地貌,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主产玉米、小麦、水稻。

  田坝镇是一个以汉族为主的镇,纺织传统悠久。田坝原是彝族住地,彝名毛日阿嘎,意思是毛日姓的地方。清光绪时《越西厅志》中有“马日杠”名。清嘉庆年间(1796年-1820年)汉族逐渐迁入,形成聚落、街市,民国时已成规模。1939年建西康省时田坝是西康省越西县的启明乡。建省时省政府明文禁止种植鸦片烟,但不久后表面禁种却暗中扩大种植,特别是尼日河东南的彝族聚居区种植鸦片更为泛滥。田坝因地理位置和社会关系成了甘洛地区的货物与鸦片集散地,鸦片成熟时,各地商旅、烟贩云集田坝,呈现一派病态的繁荣,各种社会组织应运而生。汉族迁入田坝有记载的只是一两百年,他们把当时先进的纺织技术带入凉山彝区,时至今日其纺织术反而回到了更加原始的手工制作。

  田坝周围的彝族人多,需求大量的羊毛制品。离田坝镇数公里的地方分别有三处彝族土司遗址。18世纪初,二岭(即上下土司)迁来甘洛田坝,并分别于康熙四十四年(公元1705年)和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归附清王朝,被授予“眗带田坝土千户”和“眗带密土千户”称号。眗带田坝土千户管辖今胜利乡一带,范围较小,并兼发饷银。眗带密土千户辖地宽,占今甘洛县一半以上,下辖七乡总。田坝曾出了岭承恩等彝族大土司,这里曾经是凉山北部彝族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而今天田坝一样的繁华,每到赶集日就会看到许多彝族群众到田坝镇买卖商品,其中羊毛制品商品交易活跃。长期以来彝汉两个民族经济与文化相互往来,相互融合,汉人有较强的商品意识,会

  制彝族服饰披毡和察尔瓦,形成一定的规模,并将其作为商品加工和出售。

  历史悠久,技艺原始

  以前田坝的纺织是和外面的汉区一样,从事着从外面传入的纺织技术,家家有纺车。清代与民国时期羊毛纺织兴起,因田坝市场兴盛,产品行销凉山各地。以后也一直沿续,但渐入谷底,“文革”时人们只能偷着做,但当时人民公社也建立了加工企业从事织染,改革开放后田坝的羊毛加工业才重新兴盛。仓库村四组做披毡的牟顺春说:“我们家做披毡已有两代人,我是跟着父亲学的。”70岁的老婆婆杨玉芝回忆,“我从小就在纺羊毛做察尔瓦,后来停了一段时间,改革开放后我又开始做,我是做了一辈子的察尔瓦。”

  田坝镇羊兴村55岁的张朝珍每天与老伴在家里进行纺织。她说:“以前田坝做察尔瓦和披毡的人多,最多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在做,田坝有几百户的人在做这活儿。”这里的羊毛制品织染量在凉山是比较大的,开了染坊几十年的仓库村染匠牟顺军说,他家一年要染上千件披毡,“大半个凉山都有披毡在我这里染”。田坝镇纺织从业者人均年加工服饰数十件,没有人统计过,全镇一年能生产多少服饰。

  无论做察尔瓦还是披毡,纺织工序几乎都是原始的手工技术,就连织布也不是用织布机,而是用织布架子一线一线地织。在田坝的染坊里,我看见木桶做的染缸非常大,直径近两米,高有一米三、四,缸边摆着许多未染的披毡和察尔瓦。染匠牟顺军介绍:染的工序很多,但主要有三步:第一步是配料,以前我们的配料都是矿物等材料,现在才改用硫化蓝、硫化黑等化学材料;第二步是浸泡,把披毡放入染缸浸泡一会儿,要染均匀才行,染好后从染缸里捞出;第三步是漂洗,就是放入清水中漂洗,最后晾干后就染好了。如果说田坝染织有一丝现代的影子的话,那就是梳理羊毛时用上了机器,这是田坝纺织中惟一一道用机器取代了手工的工序。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