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798到底什么样(图)(2)

http://bj.sina.com.cn 2007年04月10日10:48  人民网

  “我们很少接待游客,因为这里是工作室,也是住家。”主人不在,身为助理的小姑娘做着介绍。

  楼上的房间很多,大厅里摆满了这间名为“艺术车间”的艺术工作室主人的作品,有绘画作品,也有陶瓷作品,大多数作品的风格相当一致——繁复的实物堆砌,诸如密密麻麻的蚂蚁和簇拥的鲜花,然后中间镶嵌着人体的一部分。作品的真正含义我们不大懂,只是觉得新奇。

  798就是这样,左一拐右一绕,总是在你意想不到的地方出现一间画廊,张开黑洞洞的大门等着你进去,然后屏住呼吸去迎接扑面而来的一排狰狞的海报,或是一堆奇形怪状的装置,要不就是无论你离它多近也不知道它是什么却又极其生动的一个雕塑……

  就在我们被这种怪异“逼”得有些透不过气的时候,不知不觉走进一间咖啡屋,几张简单的桌椅、舒缓的音乐,四围墙上挂着一片片“田野”,明丽的色彩跳动着阳光的韵味,还有几幅人物肖像,画里人的眼神闪耀着生命的光芒。这里的画没有一幅让人费解。我们刚才有些绷紧的神经放松了下来,在这“主流”画派里体会差异的兴味。

  先锋艺术的气息在今天的798仍然蔓延在各个角落,而与此同时,还有一些传统的艺术画室就在这样的气息里,见缝插针,展现着对艺术的不同理解,以不同的方式追求着殊途同归的艺术理想。而它们彼此之间比邻而居,星星点点地发扬着自己的文化风格,让游人体验着一种差异的融合。

  2、工厂和艺术区

  798的骨骼是工业时代的产物,站在厂区北部主街上放眼望去,半空中是盘匝弯曲的巨大的钢管,废弃的机床、生锈的铁门随处可见,斑驳的电线杆和如麻的电线诉说着工业时代的传说,还有两个巨型的锅炉仍在“怒吼”着坚持在自己的“岗位”。一间间画廊或是艺术工作室就以各种形态点缀在这些工业“怪物”中间。

  在798里,穿蓝色工作服的工人和留着大胡子的艺术家擦肩而过互相打着招呼的情形,屡见不鲜。

  刚经过一个冒着白烟的大烟囱,就看见前面一家画廊前人头攒动,原来是一个著名服装设计师的新品发布会。记者们在门前排着队,身着时装的模特走来走去,一些社会名流在人群中穿梭,红色的地毯、明亮的闪光灯,我们站到远处回头看,一个时尚的人群,背景是巨大的烟囱和锅炉,这是怎样一个奇异的场景啊,如此冲突,却又如此和谐。

  最给我们震撼的是“北京季节画廊”,一间空旷高顶的厂房,

装修简洁而现代,除了屋子中央有一张长木凳,什么都没有,只是四周一圈墙上与视线相平的位置有一张长长的照片,几乎首尾相连,照片的内容只是一群人的一个连贯的行为艺术表演,看了说明才明白是表现类似纳粹似的人群在社会崛起、树立敌方到衰落的过程及反思。我们看到,在穿着时尚的观者中间有一位身上溅着泥点工作服的工人,在全神贯注地看着图片,他没有注意到我们在观察他,他仿佛在思索着什么,也没有其他人注意他的存在,每个人都觉得很自然很正常。想上去和他攀谈,却又忍住了,我们实在不想破坏这一幕带给自己的感觉。

  3、历史和时尚

  以拍摄北京胡同闻名的摄影师徐勇,在798也有个车间。车间很大,1200平方米,不做展览时,显得很是空旷。车间里满是历史的痕迹,墙面露出斑驳的墙砖,不加任何装饰,地当中是孤零零的几台机床,几条依稀可见的“文革”期间用红漆刷的标语静静隐在墙上。隔着固化玻璃,脚下便是旧日的工业管道。整个车间有些潮湿,仿佛空气中还弥漫着机油的味道。“这个厂房以前是陶瓷零件的加工车间。”徐勇当过工程师,对工厂的机械设备相当了解,“这个车间起码有100来个工人。”

  光线透过朝北的大窗户倾斜进来,半数的窗户,都骑在半圆形的拱顶上,这是一处典型的包豪斯风格的厂房。站在这里,任时光流逝,仿佛听到窗外大喇叭里的革命歌曲传了进来。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