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称故宫内所有店铺都应清出(图)(3)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29日11:48 中国经济周刊

  据了解,目前我国很多古迹都存在“超载”严重的问题。以故宫为例,比较科学的参观容量不应超过万人,但是去年故宫的购票参观者有876万人次,加上免票和接待群体,每年出入故宫的人数达千万人,高峰的日接待客流量有十几万人次,已经远远超过了接待的极限,对故宫内文物建筑破坏严重。

  “除了星巴克以外,其他各种经营性项目都属于过度开发,不仅仅是一个星巴克的问题,其他的都应该赶走。”夏学銮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据夏学銮介绍,国外的很多博物馆都是免费开放的,但运营和保护都非常好。

  “借鉴国外的经验,对民众免费开放,对全民进行人文精神和

传统文化的教育,而它的运营、维护费用应该由国家来承担,这是公共服务的一部分。”夏学銮说。去年12月17日,英国公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博物馆每年为英国带来的收入高达15亿英镑,其中有3.5亿是海外参观者带来的直接收入,博物馆已经成为“英国的出口支柱”。

  法国的卢浮宫也提出了“向所有人开放”的理念,尽可能地吸引更多的人来到博物馆,除了参观,还为各类临时性的艺术展览、学术报告会和其他文化活动有偿提供场地和服务。其实,国人对故宫等文化古迹是不缺少热情的,去年6月中国首个文化遗产日,一些博物馆和文物古迹实行了免费开放,引来了空前的参观热潮。

  “目前我们对于文物古迹的经济效益开发过去表面化,非常浅层次的开发,就是买票、租房子。”夏学銮建议应更多的开发文物古迹对社会的更大价值,比如故宫非常珍贵的历史资料、珍宝,不要仅仅就是展出看一看,要和相应的历史研究结合起来,才能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到更大的促进作用。

  观点:把星巴克换成豆浆店就是保护文化么?

  主持人: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孙冰

  嘉宾:夏学銮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周孝正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法律社会学研究所所长。众网友在这场由博客引发的论战中,他们扮演了主要的角色。

  《中国经济周刊》:你认为在故宫这种文化保护单位中,该不该有星巴克这类的商业符号出现?为什么?

  夏学銮:不仅仅是一个星巴克的问题,它和其他各种经营性项目都属于过度开发,同样破坏了故宫人文气氛。商业文化和我们传统文化格格不入,都应该清出去。故宫不应该以这种方式赚钱,而且这些项目究竟能带来多少收入?我想不是很多,相对于破坏而言,得不偿失。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