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城桂林(图) |
---|
http://life.sina.com.cn 2006年11月21日18:11 旅行家 |
桂林上水甲天下 被秀美的江和众多奇峰相拥,因此常年被游客蜂拥,但却依然悦丽悠闲。 逛街、喝茶、听戏、吃粉、撑排、钓鱼、爬山、躺在榕树下闲憩,有2000多年历史的桂林城,一条老街、一介江岸,闲的感觉和优游时光似乎永远想有便有。 雨后游王城,长住觅古渡 雨后,王城磨发光的石板路上洒满了金黄色的桂花,雨线还似蚕丝般被大地拽向怀抱,几个快毕业的大学生赶在雨停的间隙,穿上借来的学士服照毕业照。 雨后游王城,空气中弥漫着湿湿的气息,建于元代的王俯大殿台阶亮可鉴天,道路两边的树泛着干净的绿。从月牙池边的后门踏着石台阶,缓缓走上城墙。宽阔的城墙上走一辆汽车没有问题,方砖铺起的路面,在人少走的地方长着野草。这座清江藩江朱守谦的王府方城是明代修筑的,有12位藩王居住过。府内的亭台楼阁已随清定南王孔有德的兵败化作灰烟散去,留下石砌的城墙和抹不去的历史沧桑。王城在清朝时成为贡院;民国时是北伐的大本营;它还见证了抗战时徐悲鸿创立美术学校;现在是广西师大美术、音乐、旅游、政法四个院系的校园。 城墙四周是桂林老街,有些房子的后墙就是石砌的城墙。出王府大门有一横一纵交叉的两条长满榕树和松树的路,纵的通向王城正阳门三元及第坊,横的联结东华门和西华门。两个路相交处两边各有一棵巨大的榕树,树荫下的石台上总有一圈圈打字牌的人,小贩在路边不紧不慢地叫卖西瓜、甘蔗。 从圆拱形的正阳门出去就是正阳路,解放路把长约2公里的正阳路分为一新一旧两部分。东伴举世闻名的漓江,西邻中心广场,青石板路面。新的是近几年刚修好的步行街,很时尚。旧的只拆了半边,另半边还是老街,大多是些经营传统饮食的店铺,房子都是砖木结构的,历经百年风雨。正阳路旧时是做衣行、纸扎铺、铁器行、梳篦行集中之地,唐宋以来,一直是桂林的戏剧文化中心,桂剧、京剧、彩调集中在此演出,曾有"秀峰"、"清平"、"南华"、"启明"、"南强"等戏院位于此地,还有政府机构巡抚署和各省会馆、庙会、公馆、教堂。这边是"香港英利"银饰专卖,那边是美容美发,这边是服饰专卖,那边是东南亚风味的正阳汤城,各种小吃也泛着光彩招摇着。漓江剧院正在路边,桂林土生土长的鱼鼓、彩调、天琴弹唱等戏种被《大儒还乡》、《瑶妃传奇》、《漓江燕》这些剧目演绎得地道精彩。听完彩调从街边买块刚做好的马蹄糕,慢慢咀嚼,就像品尝着老桂林的味道。 正阳老街边有条幽深的巷子,顺着城墙一直可到王城的西华门,巷子里保留着昔日桂林商人的老宅子。巷内还有一栋有百年历史的西式老公馆,很漂亮的两层豪宅,深藏在锈迹斑斑的老门里。房子正面有两根砖砌灰雕的罗马柱,二楼还有个半圆形的阳台,整栋小楼足有20多个各种功能的房间。房子在这条几乎都是中国传统庭院的小巷里显得很特别。住在这里的老人只知道:这家过去很有钱,解放前夕全家去了台湾。 桂林是袖珍的,桂林人一提上街,准是去步行街及周围的街道。即使不买东西,也去闲逛,慢慢游走打发半天时间,累了就跑到露天酒吧或石凳上吃酸野,眼巴巴看来回穿梭的年轻时尚的桂林女人。那些地方把黄瓜、萝卜、辣椒、木瓜放在玻璃器皿里、用醋糖淹制出来的酸野,让桂林女人着实着迷。 在桂林住过一段时间的人就懂得去木龙古渡了。从叠彩山下的龙珠路走到尽头就是木龙洞,穿过天然石洞,漓江就在眼前,顺着磨的发光的石阶下到江边木龙古渡口。古渡得名于旁边唐代的木龙塔。每天早晨古渡有新鲜的鱼卖,那是头晚对岸的渔民在漓江里刚打的。早饭后喜欢钓鱼的人划着竹排静静地呆在江上,让自己也成为漓江一景。 古南门是唐代桂林城的南门,门前的古榕依然枝繁叶茂。被贬宜州的黄庭坚,路过桂林时曾在榕树下系舟。顺古南门前的长堤过新修的双桥,就到了桂剧创始人唐景崧的故居,他曾做过清朝的台湾巡抚,日本侵占台湾后回到桂林,定居在榕湖边,组织剧社,每日吟诗唱戏度过晚年。现在湖周边古木参天,奇石无数,经常可见拍婚纱照的、唱戏的、看书的及以及躲在伞下的情侣。唱桂剧老人的嗓音依然高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