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神话的远与近(5) | |||
---|---|---|---|
http://life.sina.com.cn 2006年06月24日14:39 北京现代商报 | |||
未来:警惕神话的破灭 在青藏铁路即将开通之际,人们似乎也渐渐忽略了一个比环保更重要的问题,那就是西藏的资源不仅只是矿产、水资源、生态旅游资源,还在于西藏文化资源。 虽然即便所谓的“发展之殇”与青藏铁路的开通同时到来,那些负面影响也并不能说是铁路开通的错,但未雨绸缪的发展思路毕竟是科学的。对于西藏发展中环境、资源乃至文化保护的话题如果不被重视,那么当西藏与中国最普通人的距离拉近后,那个曾经美丽的神话一旦逝去就很难再找回。 来自铁道部的预测显示,青藏铁路开通后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至少包括每年250万吨的货物和100万人次的游客及商人。青藏铁路的开通无疑将促进西藏的城镇化进程。随着交通、能源、邮电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和人流、物流和信息流的加大,拉萨等铁路沿线的城市规模将不断扩大,对周边城镇、各地市和边境口岸的幅射带动作用也将明显增强。 但在今年3月,来自中科院的专家表示,那曲乃至整个藏北地区很可能成为下一个沙尘暴发源地。康巴藏区贡嘎山修水库、修路、大修豪华宾馆和计划建高尔夫球场,而对生态冲击力较小的生态旅游并没有得到鼓励。2003年3月10日,国务院办公室发表《西藏的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白皮书》。《白皮书》谈到:“西藏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已经制定并于2001年开始实施了一项大规模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计划。从现在起到本世纪中叶,将投资220多亿元人民币,建设160多个生态环境保护项目,促进西藏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 开发、资源、利润最大化、生态旅游,这些目前相当流行的概念以及相应的开发热潮都随着距离的拉近吹到了一向安静的青藏高原,就在青藏铁路即将开通之际,人们似乎也渐渐忽略了一个比环保更重要的问题,那就是西藏的资源不仅只是矿产、水资源、生态旅游资源,还在于西藏文化资源。 有人担心铁路通车后,西藏会成为下一个九寨沟、张家界,人流如织、摩肩接踵,会让西藏古老的寺庙无法承受,而那种喧嚣也让人们心中那个宁静的西藏变得更远。布达拉宫已经为了减轻文保压力,限制每天进入的客流量。而目前尚且需要限流,等铁路开通后每天新增的几万游客又该如果何分流呢? 总之一个必然的事实是,青藏铁路的开通注定意味着西藏从“浅度开发”进入“深度开发”,西藏将因此面临巨大的历史契机,同时,也将面临比铁路工程技术更大的挑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