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奥运会倒计时一周年(图)

http://bj.sina.com.cn 2007年08月08日10:15  精品购物指南

  

北京奥运会倒计时一周年(图)
参观鸟巢

  北京奥运会倒计时一周年纪念

  8月8日,北京奥运会倒计时一周年。值得说、可以说的太多了,从场馆到开幕式,从交通到房地产,从语言到食文化,方方面面、边边角角,好像事事都与奥运有关,且随着时间临近,关联愈加紧密。北京,一座城市,不但进入了奥运时间,也进入了被奥运“改造”的轨道。

  王清想在北城租下一处底商开间咖啡馆,趁着奥运的时机来一次稳妥地创业,“下手明显晚了,离奥运场馆近的底商根本就没戏。就连号称‘鸟巢后花园’,其实连‘鸟’都看不见的地方,一平米都要到了近8块钱,不还价,不能用明火,还得一次租两年。我说掂量一下吧,结果房子就没了,再租,全是8块以上。”在找房子之前,王清对于这个要开在“鸟巢”边的咖啡馆很是下了一番功夫,从新建地铁的走向到奥运期间场馆周围的人流量,以及周围新楼盘的开盘价,王清都算计到了,在他看来8块一平米是个门槛,“当初觉得8块以上,除非投入得大,比如位置极好面积又足够大这样的,否则结果很可能是不赚钱。不是说赚不到钱,而是会干得很累。但现在看起来自己不但是出手晚,而且对于形势的判断还是不够乐观。那处租金不到8块的底商,虽说到我这儿已经是第三手了,但倘若一咬牙,钱也就挣了。我从侧面打听到,现在那处房子已经第五手了,租金已经到了11块多。吃‘拼缝’都吃得舒舒服服的。”

  王清在此之前在北京已经开了两家咖啡馆,其中位于原

首钢附近的一家,在一年多前已经拆了,另一家在光彩体育中心附近,“其实首钢店的收益是相当好的,一直有首钢撑着。原本听说首钢搬迁后将建成奥运新区,自认为商机更是无限,但最终也没能从中得到一瓢饮。南城店的买卖一贯一般,当初政府动议奥运场馆的建设地时,我曾跟着数量相当的南城商户代表向政府提过建议——北城已经够发达了,能不能把奥运的机会留给南城?要知道,所谓机会并不单单是指2008年的八、九两个月,之前的道路、配套、政策……这些甚至在未来八九年都会为一个城市的改造留下印迹,没有亚运会,哪有亚运村什么事?没有国贸,哪有CBD什么事?这不是一个点的问题,而是一条线的问题。只可惜,我没有赶到点上。”如今的王清还在为他的“奥运财富梦”努力着,他现在正在联系国外的朋友争取把自己的咖啡馆介绍登到《旅游手册》上,“如果没有奥运会,还真想不出英文以及英文杂志会有这么重要。”

  其实,倘若不总结,多数人也不会想得出一届奥运会对于一座城市有这么重要。

  想象一下,在“鸟巢”和“水立方”之前,一座“工体”、一个“首体”代表了北京多少年?在“银泰大厦”和“财富中心”之前,一座“国贸”、一个“京广”代表了北京多少年?在“地铁4号线”和“5号线”之前,一个“1号线”、一个“2号线”代表了北京多少年?在“奥运森林公园”之前,一个“亚运村”代表了北京多少年……大场馆、大高楼、大广场、大马路、大地铁、大公园,甚至大飞机,北京城市拥有的这一切坚硬的改造大都是发生在获悉承办奥运会之后。

  这还不包括那些柔软的改变。

  已经在北京开了近20年饭馆的蔡嘉淳,正式命令他的厨师从今年8月以后要将传统“糖醋里脊”的肉条切法转变为“长肉片”,“这样更容易跟外国人的饮食方式接轨。按照我的观察,外国人在中国菜的诸多口味里,还是比较偏爱酸甜口儿,而且在用餐时还是习惯用刀叉。”在蔡嘉淳看来,这种几乎对中国菜有些“媚外”的改造,非但不会引起国人的鄙视,甚至还会在之后的一段时间里引领潮流,“不少国人对于外国的感觉就像之于所谓宜居城市——虽然没去过,但却充满艳羡。奥运是个机会,一扇门打开了,别人在看我们的时候,也在被我们审视着。我能想象若干外国人在我的店里坐在高背椅上,用刀叉吃着份装‘糖醋里脊’的情景,那些喜欢类似情景的国人已在看,再往后,我的做法便成了潮流。”伴随着改良“糖醋里脊”一起进入蔡嘉淳饭馆改造计划的,还有红酒,“喝红酒成为时尚不是这两年的事,但用些家常的米饭炒菜还要配上一杯开胃红酒的吃法,随着奥运会的临近的确越来越普遍了。”与蔡嘉淳洽谈用酒业务的人,毋庸例外都用到了“与国际接轨”的说法,“都知道是商机,但在奥运的大前提下,这种改变就显得毫不突兀。”

  开始习惯于把自己晒得黑一些,习惯于出入体育场馆,习惯于在汽车后备箱里放上一双运动鞋,习惯于在海滩上穿比基尼,习惯于强调民族文化……梁远征所在的企业已经注定要参与北京奥运会的系列工作,而他在准备阶段的充电就是给自己报了一个国学班,“外国人来了和他们说什么能引起关注?我觉得不是莎士比亚或是布什,而是孔子或是《道德经》。想想吧,连奥运会都是人家的创意和构架,你还有什么资格和人家谈那些属于他们的文化?换句话说,北京的奥运会应该给世界看什么?一个复制的维纳斯,还是故宫?”按照梁远征的说法,近半年的国学大热应该也与奥运临近脱不了干系,“国学班里10个学生里,至少9个都是EMBA,以前要给自己人讲述韦尔奇的商道,现在要向外国人传授孟子的王道了。”

  软硬兼施,奥运式造城最常用的手段;固本培元,奥运式造城最该达到的目的。一座城市因为奥运改变了,归根到底是好事,因为从长远的眼光看,为奥运改造而留下的城市印记,大多会在当时或是之后凸现这个城市或是国家的气质——

亚特兰大奥运会之后,全美国人民的商业潜能都在被激发;汉城(首尔)奥运会之后,韩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全面爆发。现在轮到北京了,奥运式造城的繁荣过后,这座城市会留下什么?反思什么?得到什么?商业氛围?国际化印象?至少该有文化,属于北京乃至中国的文化。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