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书和六礼 侨乡的婚嫁习俗(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05日10:41 国际在线

  

三书和六礼 侨乡的婚嫁习俗(图)
水上婚礼

  每逢广东五邑侨乡农历的岁末年初,空气中无不弥漫着婚礼喜庆气息。今年又是中国民间旧历丙戌“双春”年,结婚人更多。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各式装饰一新的婚礼花车不时穿梭而引人注目;在乡村的迎亲路上,吹吹打打的八音乐声及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更令人觉得兴奋。山盟海誓、花前月下之后,一对对新人怀着美好心愿开始另一种新生活。记者走访聆听年过八旬的长者口述过往历史,在甜蜜的追忆中体味那远去的婚俗;又从刚刚度过蜜月的新人那里,看传统习俗传承至今的久远魅力,感受风情万变的五邑婚俗所寄托的民族情感和本土文化。

  何为“三书、六礼”?

  在婚姻嫁娶上,五邑地区的婚嫁习俗主要从中国传统婚俗中发展而来。基本是按照“三书”、“六礼”的习俗程序进行。所谓“三书”指男女双方正式缔结婚约定亲的“聘书”;过聘礼、详尽列明礼物种类及数量的“礼书”;结婚当日(迎亲)时用的“迎亲书”。“六礼”则是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迎亲婚礼前的六个步骤:由男家请媒人携带礼物向女家提亲称纳彩;提亲后交换男女双方“生辰八字”谓问名;若男女“八字”宜婚,举行订婚仪式,要请酒祝贺曰纳吉;订婚后男家向女方“过大礼”曰纳征,俗称“行聘”;下聘礼后,男家选择婚期,征求女家意见,双方商定嫁娶日期称请期;婚礼日男家派出代表到女家接

新娘曰迎亲。

  “三书”、“六礼”后,新娘正式到男家,婚礼前新娘和新郎双双拜天、拜地、拜祖宗、拜父母以及夫妻对拜。之后,新娘在新郎的陪同下,向男家父母和年长者以及贺喜的亲友献“心抱”(即媳妇)茶。被敬茶者喝完茶后,要给新人封“利市”。在入洞房前,新郎、新娘要对饮莲子糖水,取其“连生贵子”的好意头;要对饮“百合茶”,取其“百年好合”、“白发齐眉”之意;要吃和顺榄,取其和气、顺利、甜蜜的意思。

  侨乡旧式奇特婚礼,应数嫁公鸡与养螟蛉子最独特,最让人心酸。解放前,五邑侨乡有不少男子离乡背井出国谋生,到了当婚之年却没有能力回乡结婚,只好由父母在家乡物色对象,交纳聘金,定下婚约。待儿子从国外归来后,即举行结婚仪式,但是往往有许多人不能按时回来,而女子定婚后,不宜久住娘家,于是就用一只公鸡来代替新郎与新娘成亲。公鸡如新郎一样“上头”、拜堂。人洞房后,代替新郎的公鸡被缚在房中,与新娘共度“凉(良)宵”。婚礼后如果丈夫三年五载都不回来,这时,女方就可以领养一个男孩,作为后嗣,即为螟蛉子。在收养螟蛉子时,也举行烧香点烛、祭告天地、禀报祖先一定的仪式。

  “文革”时婚礼仪式简单

  新中国成立后,许多久远的独特婚俗如“哭婚”、“打花轿”、“上头”等都随着岁月流转慢慢地消逝了。1950年政府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明确规定一夫一妻制,确定了婚姻自由的准则,男女双方结婚只要依法进行婚姻登记,婚姻关系就得到了法律保护,任何人不得干涉。大多数青年都是自由恋爱,条件成熟,向双方父母沟通一下即可,女方家要大量财礼的少了,但上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中期,侨乡婚礼多数是发些请帖,摆酒席,请亲朋好友相聚一下,热闹一番。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破四旧,立四新,侨乡的婚俗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青年男女择偶都重视对方的家庭成分,是绝对的“门当户对”。在农村,贫下中农的子女不会挑选地主、富农子女为恋爱对象;同样,城市工人阶级的儿子不会娶资本家女儿当老婆。那时的婚礼仪式很简单,一改过去的陋习,已经走上了现代文明。大多数人举行茶话会,称之为革命婚礼。还有的机关干部、知识分子更简单,男女双方一商量,领取一张《结婚证》,在法律面前举行一个庄严而神圣的婚礼算完事。

  在婚礼服饰方面,“文革”时许多新婚夫妇时兴穿军装、红卫兵服装,以显示革命。对结婚贺礼,同乡、同学、同事、长辈等为新婚夫妇送上《毛泽东选集》;乡村的村民也有送上锄头、镰刀等劳动工具。婚礼茶话会上流行着背诵毛主席语录、诗词和唱革命歌曲,最流行的革命歌曲是毛主席语录歌——《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但“文化大革命”的后期,随着形势和潮流的发展和变化,人们结婚的嫁妆开始注重实惠,结婚重物质,当时结婚的新人都追求“三转一响”,即缝纫机、自行车、手表、收音机。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