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宗教信仰(3) |
---|
http://life.sina.com.cn 2006年07月28日15:46 新浪生活 |
《古兰经》是伊斯兰教的根本经典。它是先知穆罕默德在23年的传教过程中针对遇到的各种具体情况由哲伯伊勒天使陆续降示给他后宣布的“安拉启示”的汇集。“古兰”一词系阿拉伯语的音译,意为“宣读”、“诵读”或“读物”。中国旧译为《古尔阿尼》、《可兰经》、《古兰真经》、《宝命真经》等。中世纪伊斯兰经注学家常以“克塔布”(书、读本)、“启示”、“迪克尔”(赞念)、“真理”、“光”、“智慧”等来称呼。它是伊斯兰教信仰和教义的最高准则,是伊斯兰教法的渊源和立法的首要依据,是穆斯林社会生活、宗教生活和道德行为的准绳,也是伊斯兰教各学科和各派别学说赖以建立的理论基础。经堂语是中国伊斯兰教清真寺经堂教育中使用的一种专门语言。专指运用汉语语法规则,将汉语、阿拉伯语、波斯语三种不同词汇或词组相交,组合成句的独特的汉语表达形式。其特点是:基本语法结构和一般词汇属汉语,只是在语句表述时夹杂穿插大量的阿、波语词汇,逐步自成体系,形成一套由阿、波语向汉语过渡的汉、阿、波合璧的专门用语。历代阿訇、经师在讲授经典和“宛尔兹”时,广泛使用和传播这种语言,其中不少词汇已成为中国穆斯林世代相传的大众化的日常用语。 掌教:伊斯兰教教职称谓。主要指:一、清真寺内三位担任各种宗教职务阿訇的总称。即:伊玛目、海推布、穆安津。亦称“襄教”(督教)、赞教(鸣教)或“三掌教”。二、即清真寺指“伊玛目”,专管本坊一切宗教事务并带领礼拜的人;三、主持一坊教务和宗教仪式者。伊斯兰教教职称谓。阿拉伯语音译,旧译“满拉”。原意为“保护者”、“主人”、“主子”。其中“保护者”一词的原文即为“毛拉”。该词成为教职称谓而被广泛使用,含有多义。其中,中亚和印巴次大陆将知识分子、学者尊称为“毛拉”;中国新疆地区维吾尔等突厥语族穆斯林将清真寺教长,阿訇称作“毛拉”。甘、宁、青、新等地通用汉语的回、保安、东乡等族穆斯林把在清真寺学习经文的学生称为“满拉”。 朵斯梯中国伊斯兰教教众称谓。波斯语音译,原意为"朋友"、"知己",为中国穆斯林相互间的亲切称呼。今演化为“弟兄”、“教亲”、“教友”之意。故穆斯林之间多以此语互称,以示其身份和团结友爱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