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华尘封的千年古村黄埔(组图) |
---|
http://life.sina.com.cn 2006年07月20日11:12 国际在线 |
繁华的广州也有古村,而且比邻市区。这不得不让人好奇。 务实得没有一丝空灵、拥塞得没有半点通透的一座巴不得现代到极致的烦嚣都市,怎能在时尚的扬尘上浮现千年古村的海市蜃楼?车进“黄埔村”牌坊,悬念更甚——城市化进程中的产物“城中村”,它的尴尬和憋足,焉能与拥有1600年历史的古村相提并论? 古村、古屋、古庙 黄埔村现还没有开发为旅游点。访古前的准备中,我没能找到黄埔村的示意图和旅游攻略,全凭直觉在村中游荡。马赛克、彩釉砖,依着手有余钱的村民们的审美理想建起的各式洋楼,簇新而热闹地夹道排列。但进村后很快就发现,黄埔村和广州其他“城中村”极大的不同:清洁、安静,空气中隐隐透着别样的沉静。青石板路光滑平整,早春桂花暗香沁鼻。大年初五造访,但村中却安然恬静得让人意外。可以想见,平日里村中更难有喧嚣了。 村中巷道规整有序,任由我这外来人怎么转悠,总能找着方位和通路,并且很快就能找到村子布局的规律:村子呈平面网格布局,一个巷子为中轴,民宅在巷子两侧,一个院落套一个院落,即所谓广府乡村“梳式布局”。由巷子的排列和走向,能推断黄埔村的朝向:坐西北向东南。 镬耳屋!突然在路过的巷口瞥见只在图片上见到过的广府建筑——镬耳屋。朝阳洒在镬耳上,深青静穆的古屋恍然跃动,似老者微笑般亲近和温暖。继而,在相邻的巷子里,出现了更多的镬耳屋。我一一记下那些略带书卷味儿的古朴巷名:清风里、来燕里、淳庸巷、横辰里、中正里、申明大街…… 细看镬耳屋,都用青砖、石柱、石板砌成。外墙壁均有花鸟图案。镬耳屋的山墙砌成镬耳状,故称“镬耳屋”。据说镬耳状的建筑防火和通风性能良好:火灾时,高耸的山墙可阻止火势的蔓延和侵入;微风吹动时,山墙可挡风入巷道,进而通过门、窗流入屋内。民间还有“镬耳屋”蕴含富贵吉祥丰衣足食意义之说。 如果不是熟悉村中掌故的冯先生引路,村北入口古凤凰树下的北帝庙就会被我错过。北帝庙正在修葺中,除了门前一对石狮子真相毕露,整座北帝庙都被裹在建筑棚架中。建于宋代的北帝庙是黄埔村标志性建筑物之一。据冯先生说,黄埔村原有很多庙宇,如华佗庙、洪圣殿、圣母宫、天后宫等,可除了北帝庙因文革时被用作村卫生院而幸存外,其余全部被毁。 冯先生带着我穿过棚架去看庙门正门楣上的庙名——玉虚宫。匾额石雕而成,尽管斑驳陈旧,但字迹和周遭的雕花依然清晰。冯先生向我介绍,除四旧时村民用泥土将匾额糊上,才使得“玉虚宫”匾额免于铲除之灾。 经冯先生引见,我特意拜访了如今在村中主持北帝庙重修工作的黄埔村侨联会长冯国全先生。他介绍说,北帝庙极具考古价值,在北帝庙中有一面被石灰封住的墙,铲掉石灰后显露出的八块石碑上,写有“黄埔税口四元”等字样,为考证黄埔古港的历史提供了重要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