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食品包装背后的几个问号(图)

http://bj.sina.com.cn 2007年06月21日16:37  杭州日报

  相关新闻:

  一次性餐具近半不合格

  据了解,目前,我国食品用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生产企业总体质量水平不高,不少企业技术装备陈旧,生产工艺落后,原材料进厂把关和产品出厂检验不严,产品质量不稳定。根据国家质检总局最近对食品用塑料包装等制品生产企业普查结果显示,我国现有食品用塑料包装等制品生产企业3700多家,其中10人以下的小企业就有1100多家,占企业总数的近1/3。国家质检总局在全国范围内对一次性餐具实施调查后,发现近一半产品不合格。其中包装速食食品的一次性塑料餐盒、餐碗和托盘等问题尤为严重。

  一次性塑料餐具列入国家监管范围

  2006年9月1日起,国家质检总局正式启动了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的市场准入制度,对于已经提出审查申请,但正在审查过程中,还没有取得工业生产许可证的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的生产企业,必须在产品上标明“试制品”,其产品送指定检验机构检验合格,才可出厂销售;尚未提出的不得生产,食品生产企业不得使用其产品。

  首批监管制品包括饮用水桶、零售商品包装袋、方便面袋、膨化食品袋、塑料奶瓶、塑料饮水杯等共3类39种产品,基本覆盖了大部分的塑料食品包装。

  今后两年,国家质监部门逐步对金属、纸、陶瓷等所有材质的食品包装、容器、工具等产品实施市场准入制。

  杭州仅8家企业获证

  据杭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供的数字显示,杭州市目前共有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的生产企业近90家,已经获得生产许可证的生产企业共有8家,这8家企业主要为大型食品生产企业提供食品包装容器。目前,杭州市质监局正在大力推进食品包装企业的认证工作,预计到年底将有50%以上的企业能够通过认证,但是对于不具备条件进行生产的企业,有可能会被逐出市场。

  有关专家表示,认证的办理程序包括对申请材料初审、对企业现场核查、抽样检验等多个环节,一般需60个工作日。所以有关企业切勿持观望等待态度,应立即准备申请材料,尽快向质量技术监督局申请办理工业生产许可证。一旦进入无证查处阶段,尚未提出审查申请的企业将被依法责令停产。

  微型调查:

  多数消费者选择消毒碗筷

  记者随机做了一个10人的小调查,对于记者提出的“饭店里的一次性餐具和消毒餐具,你会选哪一种?”的问题,共有6位消费者表示会选择消毒碗筷,明确选择一次性餐具的,只有1人。看来,一次性餐具的安全问题,已经受到了许多消费者的怀疑。

  贴心贴士:

  专家教你巧识劣质餐盒

  闻:闻上去有刺鼻的味道,甚至刺眼睛。

  撕:劣质餐盒摸上去软绵绵的,而且轻轻一撕就会破。

  折:一折会出现白色的蜡印。

  漏:遇热会变形,还存在渗油渗水现象。

  沉:撕裂后放入水中容易下沉(合格产品比重小于1,不会下沉)。

  价格:合格餐盒价格在0.13元/只以上,劣质餐盒价格多在0.1元以下。

  摸:盒子内壁粗糙,手感发涩,这说明内壁上有固体物残留;对光照射,盒面材质内有明显不规则小黑点。

  证书:合格的一次性餐盒拥有质检等部门颁发的合格证书等证明,消费者在购买一次性餐盒时,有权向商家索要这些证明。

[上一页] [1] [2]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