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舌尖上不断进化的美食家(组图)

http://bj.sina.com.cn 2007年05月18日11:03  新京报

  食神出镜


0
刘达华

  刘达华,1944年生于重庆,六十有余,身材精瘦,精神矍铄,退休前任机械制造类杂志编辑。热爱

美食,对拍摄菜品颇有心得,经常写美食文章发于各个报刊。混迹北京餐饮圈20余年,不但对美食文化了解颇深,而且对餐饮行业的发展很有见地,担任多家餐饮企业的美食顾问,著名的“刘老师”。

  刘达华在北京已经居住了几十年,但是川音不改,当然也改不了对川菜的热爱。“家乡的口味就是舌头上的烙印,不会随着生活的变迁而改变。”几十年前,北京的川菜餐厅远远不如现在火爆,刘达华“只能去四川饭店”,因为常去,刘达华慢慢和饭店的厨师长交上了朋友,俩人经常在一起探讨厨艺。

  而今川菜在北京四处开花,但刘达华却时有感叹,川菜到了北京就不像在四川那么正宗了。不过作为一个资深餐饮人士,他知道关于菜品口味方面的调整首先应当遵循入乡随俗的法则。“比如说A地人不善吃辣,那么菜品中辣椒的用量就应当减少。如果B地人好吃甜食,烹调时糖的施放比例就应当合理增大。用四川的辣椒只要一勺就能炒出上佳的辣子鸡,若是换作一勺北方的辣椒来炒,那就达不到这个效果,所以烹调时就必须做出调整。在山西,要加两瓶当地产的白醋去泡制凤爪,可到了上海,只加半瓶上海白醋就够酸的了,原因就在于山西所产白醋醇厚,而上海产的白醋更为‘尖酸’。”

  刘达华不仅对川菜情有独钟,对其他菜品也不放过。“宽容是一个美食爱好者的底线”。但是刘老师不吃西餐中的牛排,原因是他不吃半生不熟的东西,而日本料理中的刺身,他更是一口不吃。

  他最近几年的口味也正渐渐变得清淡,他说这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自然就慢慢开始吃不刺激的食物,于是粤菜就成了很好的选择。他说,这种选择不仅仅是口味上的变化,也是一种心态上的变化,从火爆的香辣,到本味的纯真,正是一个百炼成钢的过程。

 [1] [2] [3] [4]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