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儿送你到西藏 搭顺风车全体验 |
---|
http://life.sina.com.cn 2003年12月15日12:17 新浪生活 |
新浪网友:秋草寒霜欢迎 网友投稿 在巴郎学。阳光的舌头狠狠舔着旅人。 司机硬销着他所谓的个性化旅游。我兴趣缺缺,问了价码,更没兴趣,还被司机挖苦了一番,“来西藏就是要包车玩才爽的嘛。这就是所谓的个性化旅游。” 好象到西藏不包车玩的话,就显得不够个性。个性变成卖点的今天,当然有混珠的鱼目。 他所谓的个性游,对我来说一点个性都没有的。商业社会所谓的个性化,其实是国王的新衣,国王不知道自己受骗,还沾沾自喜。在拉萨旅社的告示板贴满了寻找租车伙伴共游的帖子,每一天都有新的组合向西藏各地区出发。去阿里就去古格,南线去北线回,去的地方其实已经“内定”好了,每天朝夕相对的人都一样,看不顺眼还得强颜欢笑。司机会识趣地停在美景前,让你拍照。对我来说,也只是一个规模小一点的旅行团。它用虚伪的个性化包装了自己,把每一个游客包装成旅人。 这样的旅行方便是方便。但我总是觉得如果人是为了方便而旅行的话,那么移动有什么意思,不如在家里遥控旅游频道,那或许更加精彩。 于是我决定搭顺风车,一程一程到珠峰。 科技和信息发达,全球化已经将每个异乡转化成家乡,在学者所谓后旅游(post tourism)及麦迪斯尼化(McDisneyization)的时代,19世纪旅行历史上的大旅行,早就不存在了,也不可能了。当全世界有了麦当劳、迪斯尼和星巴克之后,旅行早就不太困难,无论你走到天涯海角。有时候天涯海角还创造了它们生存的条件。现代旅人应该时刻思考着如何由这些即定安排中跳出来,寻找自己的风景。特别是一些已经让人写到烂去到残的地方,更应该花心思找出自己的玩法,去哪里不重要,怎么去才是关键。 坐顺风车。一为省钱,二为好玩。 如果你需要具体的数字说明,来回珠峰的双程车费,我一共花了400元。 是谁想出顺风车这个词的,比便车浪漫,比hitchhiking感性。每一趟顺风的旅行,正如一部典型的公路电影情节,你永远不知道这一趟会遭遇谁,友情或灾难风起风落。每一次都是一次难得的相遇。你不知道今晚会在什么地方留宿;司机会对你说什么故事;可能遇见一只在路边寻找妈妈的小猫;可以是一对来自荷兰的老外情侣,他们骑着铁马,打造自己的爱情故事,我们用微笑和胜利的手势互相送行和祝福;可能是赶着牦牛旅行的藏人,他们要翻过眼前的高山,去找生活。总有一些人的旅行比你艰难。 于是,我在十字路口,蹲着,或坐在背包上,或索性躺在路边的草坪,天离我那么近,静默的等待自己的风景。阳光将我的影子烫平,嵌在沥青路上,随着时间拉长,等待好心人来收拾它。 先听见车子的声音,拍拍背包的尘埃,车子的司机已经看见我举起的手势,他心中盘算着是否要停下来送我一程。 越漂亮的车子越不会停下,车里的人有太多的顾虑,他们有太多的东西担心失去。他们听过一些可怕的故事,因此他们决定不再信任,这个世界最大的灾难是没有了信任。因此我们才失去了共同的语言。 车子扬尘而过,因为没有希望,所以没有失望,继续等待。在路上等得久,藏人邀请我到他们家喝青稞酒,我请他们吃牦牛干。我们没有共同语言,但没有共同语言,才会花心思去沟通。 由拉孜到定日,等了三个小时,截到的是拖拉机,40元,我贪新鲜,但一上车斗就后悔了,冷风在我耳边愉快的跳舞。车子没有坐席,每一次的颠簸,我们感受强烈地震,还好随行的西藏康巴人十分有趣,他们也是在不同地方上车的,能相聚一程是缘分。车上一箱的拉萨啤酒,喝一瓶丢一瓶,碎声响亮,两岸山峦无声。大家都受不了这样的折腾,走20公里得停下,坐在草坪上又是抽烟又是喝酒,让五脏六腑回归本位,再上路。 有时候靠的是自己的双脚,这时你会发现原来到了一些时刻,能信任的还是自己。脚是最好的交通工具,它的速度最适合用来记忆美景,走一段停一段,看见动心的风景,你还能站,或蹲,或爬上小丘,寻找不同的角度来看它,当一个地方有各种看它的角度,一个地方才能在回忆中鲜活起来。不喜欢用脚的旅人,他所看见的东西肯定只是片面的。走累了,在路上的小旅社过夜,我的窗口面对皑皑雪山。一夜无梦。 去绒布寺的途中,我拦住一匹马,翻上马背,假装了自己的潇洒,马蹄达达,我只是过客不是归人。马背上是一个奇特的角度,天荒地老间,眼前的雪山,背后的小溪,壮阔中,有小小的人和活动,无声,象阿巴斯最喜欢用的长镜头一样,而阿巴斯的电影里经常有乘搭顺风车的情节,他电影里顺应自然的哲学就是顺风车哲学的精髓。 然后珠峰就在面前,庞然大物,守侯着这个世界的纷纷扰扰。我这时已经拦截到一辆东风大货车,司机给绒布寺的僧侣们送粮食。满车是着暗红袈裟的僧人,扎西德勒。想起记者问Edmund Hillary:为什么要攀珠峰?他是第一个登上珠穆朗玛峰的人,他的答案简洁有力,因为它在哪里!为什么搭顺风车,也因为它在那里,就是一种选择。 是辛波丝卡的诗在怂恿的吧。“确定是美丽的,不确定更美丽”,因为这首诗,波兰大导演Kieslowsky创作了《红》,几米创作了《向左走向右走》,他们都由人生的不确定中去寻找一种偶然的美,而我则去了一趟顺风之旅。对我来说,在路上最完美的旅行就在于不确定性。每一次落车上车的地方都有海阔天空,如果你愿意等待。 随遇可能不安,但不用担心,苍茫天地间,the wind will carry us。 新浪版权所有,严禁复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