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甘肃定西漳县东泉乡林泉村驻村书记、帮扶队长朱国民(右一)与村党委书记董小鹏研究贫困户脱贫进展。 崔琳 摄图为甘肃定西漳县东泉乡林泉村驻村书记、帮扶队长朱国民(右一)与村党委书记董小鹏研究贫困户脱贫进展。 崔琳 摄

  “养好勤劳蜂、种好猫尾草、育好致富林;剪好沙棘果,务好中药材,实现漳东梦”,地处深山的甘肃定西漳县东泉乡林泉村党群服务中心,上述标语醒目地展现在围墙上。这也是甘肃定西军分区人武部“迷彩绿”驻村开展帮扶后,当地军民同心奔小康的真实写照。

  入冬后,林泉村的气温比城区寒冷得多,雪花落在松树枝头,久久不能融化,而刚脱了贫的村民范海忠却表示,如今这里的冬天一点都“不冷”。他说,山里人读书少,对脱贫认识不够,多亏“迷彩绿”给他们村带去科学的种植技术,更为重要是潜移默化地改变了他们的“想法”。

图为朱国民打扫卫生。 崔琳 摄图为朱国民打扫卫生。 崔琳 摄

  范海忠家中有四口人,昔日靠天吃饭,种植的大田作物连自家吃都不够,更别提“出手”了,只能靠外出务工过活,一天就是百十元的收入,日子很拮据。在他的印象中,自从定西军分区漳县人武部职工朱国民任驻村书记后,村容村貌渐渐有了改善。

  眼下,范海忠在“军民蜜园”中就职,家中科学种植了五亩中药材,在农闲时还外出打工。据他透露,去年中药材收入达到15000元,整体收入30000余元,这在以前都不敢想,多亏了朱书记鼓励自强自立,村民的“干劲”也一天比一天足。

  大伙口中的朱书记——朱国民,原是47军139师416团工兵连战士,参与过越南防御战。1989年3月他退役回到了老家,被按排在漳县武装部民兵装备仓库当了一名保管员,一干就是18年。期间,他始终以一名参战老兵严格要求自己,先后在业务比武中获得第二名,并立三等战功。

  朱国民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表示,当年在战场,他目睹很多战友们牺牲,自己就是一名“幸运儿”,虽然现在脱下了现役军装,但打赢“脱贫攻坚”这场国家重要战役亦自己作为战士的使命。

  2013年,刚接触扶贫工作,朱国民就赶上了甘肃岷县漳县6·6级地震,他带领民兵应急分队,前往震中石川乡山乔沟村灾区处理危房、抢救财物,奋战了8天。据朱国民回忆,当时食物不够吃,一个蓄着很长胡子的老人,撕开一包方便面就往袋中灌水吃,他觉得很心酸,便把自己的干粮给了那位老人。他还记得救灾结束后,老百姓自发拿出仅有的粮食,在当地山村小学搭起大锅灶,口中喊着“解放军战士,真好!”

  同年9月16日夜间,位于漳县西南40公里处的大草滩乡辖区,发生了特大暴洪泥石流灾害,街道上面洪水淹过了膝盖,众多房屋被冲毁、掩埋。当朱国民他们赶到救灾现场后,河坝快要被冲垮了,他二话不说,就从腰间绑着个绳子让同事拉着,便提着沙石袋去堵洪水了。

  他坦言,作为从前线回来的兵,他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就怕有不幸的事发生,无论如何都要帮助更多的人成为“幸运儿”。

  2014年,朱国民前往直沟村参与灾后重建,该村系深度贫困村,老百姓不理解国家政策,还住着危房,为此朱国民每天背着干粮,徒步挨家挨户去做百姓的思想工作,有些人家甚至去了7至8次,先后帮助村民修建房子80余座,那个村子的民众到现在还认识他。

  投入林泉村的精准扶贫工作后,朱国民不厌其烦地走家串户,宣传“两不愁”“三保障”政策,充当百姓与人武部之间的“桥梁”,助力军民蜜园等帮扶项目顺利开展。他常对年轻干部说:“搞扶贫工作,就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否则什么都干不成。”

  “我们村里已形成相互赶超的态势。”与朱国民搭班子的董小鹏,现任林泉村党委书记。他说,“迷彩绿”帮扶队军人作风深深感染了他,朱叔年龄这么大,不论任何天气、多远的住户,他都按时到访,驻村干部都这么尽职尽责,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自立自强呢。

  定西军分区政治工作处主任赵孝民介绍说,2019年以来,他们共投入扶贫资金逾17万元用于改善村容村貌。在产业扶贫方面,截至目前,蜜蜂养殖基地存量蜂群82箱,年度收获蜂蜜906斤,预计收入4.5万元;再如:组建军援农机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仅农机采挖药材一项,为林口村群众减少支出近2万元,为村集体经济收益3万元。(记者 崔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