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霞,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一院呼吸与危重症二科副主任、主任医师,从事呼吸科临床、科研、教学工作16年,对呼吸危重症、肺纤维化、慢阻肺等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多次参加禽流感、甲流等疫情防控救治工作。  李艳霞,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一院呼吸与危重症二科副主任、主任医师,从事呼吸科临床、科研、教学工作16年,对呼吸危重症、肺纤维化、慢阻肺等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多次参加禽流感、甲流等疫情防控救治工作。

  2月8日,她与大连500余白衣战士一起奔赴武汉雷神山医院,并担任雷神山医院辽宁医疗队专家组组长、A13病区主任。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关于表彰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李艳霞荣获了“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的称号。“这个奖是颁给我们整个雷神山医院医疗队的,我只做了我该做的事。在疫情面前,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束光,汇聚在一起便是驱散黑暗的黎明。”李艳霞说。

  50多天大决战,“零新增”成常态。胜利曙光初现,当形势持续向好的时候,有的队伍凯旋了,有的队伍还在坚守。从2月9日达到武汉至今已经近50天了,李艳霞斩钉截铁地说:“这几天陆续看到全国各地医疗队的战友有的已经平安回家,既为他们感到高兴,又感到我们肩上的责任和使命更重了。我们此刻更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松懈,要善作善成、坚持到底,守护住这来之不易的‘战果’。”

  “一晚上记住34名患者的病情我成功挑战了自己”

  2月8日,正值元宵佳节,接到报名通知的时候,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一院呼吸内科的10位队员,没有一个人犹豫,积极请战。

  “千里逆行只因那一袭白衣”这是李艳霞出发当晚的一条朋友圈,她说,国难当头,他们能够用毕生所学为国效力,此生无憾!

  新冠肺炎是以“呼吸道症状”为典型症状的传染性疾病,所以在疫情防控与确诊病例的治疗中,“呼吸人”应首当其冲。亲历并参与了大大小小的疫情约有6次,所以李艳霞对于新冠肺炎疫情有着高度警觉,时刻关注着国内疫情的发展变化和相关诊疗情况。

  武汉雷神山医院A13病区是辽宁医疗队首个启用的病区,李艳霞受命担任该病区主任。

  2月12日晚上6时病区正式开诊,李艳霞留下来值了第一个夜班。“当晚我们接诊了34名患者,一个接着一个地入住。我工作17年了,最多一晚也就三四名患者,一下子收治这么多,我们5名医生忙到停不下来。”李艳霞说,医生都有一个特殊的本领,记不清人名却能记住每名患者的病情,可是34人要怎么记,记不清就无法分类救治。她想出了一个办法,“我先记住每个人的5个方面,年龄、基础疾病、血氧饱和度情况、呼吸频率、肺CT样子,这样我就先筛出了11名重症患者,先行救治。事实证明,这个方法是对的。经过一个星期的救治,11名重症患者都转危为安了。”就这样,她一直干到第二天上午10时才结束。“忙了10多个小时,也没喝口水,也不觉得饿……”

  “A13病区医护群永不解散如果国家需要我们还将一起上阵”

  李艳霞把救治病人作为第一要务,每日进入隔离区进行查房,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发展,及时指导医师规范开展诊疗工作、及时调整诊疗方案。她所负责的病区治愈了武汉雷神山医院首名出院患者,病区患者治愈率在医院名列前茅,为之后开诊的16个病区做出了表率和参考。

  作为辽宁医疗队专家组组长,李艳霞以制定、落实诊疗规范为抓手,带领专家组在国家标准方案基础上,根据雷神山医院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了雷神山医院辽宁医疗队感染的诊疗方案并实时进行修订。该方案不仅注重科学性、及时性,还引入共情医学的理念,强调以多种方式加强与患者之间的交流,在治疗过程中体现病人的整体性。

  李艳霞说,这40多天她也收获满满,“面对大量患者,你该怎样利用专业知识,尽快把患者了解清楚,把严重的挑出来尽快救治。还有就是,我又有了一个大家庭,是A13病区60多名医护组成的大家庭。我们都说,这个群永远不解散,如果国家需要我们还将一起上阵,发挥光和热。”呼吸关乎生命,分秒之间会阴阳相隔。

  李艳霞坚守一线,帮患者闯过“呼吸关”,为武汉守住健康防线。当问到累不累、想不想家时,她说:“下了什么医嘱、结果几点出来、下一步该怎么办……每天脑子里全是患者的信息,所以没觉得累,也没怎么想家。如今,病区还剩下11名患者了,年龄最大的、最严重的都出院了,我稍稍可以松一口气了,有时也想家人了。但是,我们所有医护人员都没有着急回家,医护零感染,患者零死亡,出院零复阳,是我们继续要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