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新西兰看岩洞奇观 |
---|
http://life.sina.com.cn 2000年12月26日17:04 新浪生活 |
离开新西兰第一大都会奥克兰,坐了两小时巴士向南,来到小城维多摩(Waitomo)。穿过森林中数人合抱的参天古树,抵达原始丛林溪涧中的维多摩岩洞,维多摩在毛利语中,是“滴水之洞”之意。 从仅可容身的小小洞口入内,洞中有洞,钟乳石、石笋、石幔、地下河,没有人工斧凿的喀斯特地理形态应有尽有。但别有洞天,令世人惊叹的,却是它是萤虫奇观。 1887年,毛利族长帝努劳与英籍测量师菲特·梅斯编造一只亚麻杆小筏,顺着流入岩洞的溪流,深入岩洞底层的地下河。筏渐行,漆黑溪河水面突然泛起点点紫色的萤光。两人抬头望向不高的岩顶,竟是一点点,接而一片片,成千上万闪烁的萤光奇景,宛如夏夜繁星的夜空。 岩洞中成千上万闪烁的萤光奇景,宛如夏夜繁星的夜空。 两位发现者向当局报告,经地理生物学家研究,发出萤光的原是一种昆虫蚋的幼虫。这种长度几毫米至火柴枝状的蚋幼虫,垂悬生长在有丰富食物来源的悬壁环境,每只幼虫利用垂下20至30条线状的粘液体发出萤光,吸引捕捉其他飞行小昆虫来作为食物。如有其他光线或声音,萤虫便停止发光,这种垂悬的线状萤虫,并不是我们通常所知的能飞的萤火虫。 维多摩萤火虫岩洞的奇观被发现后立即吸引了参观的游人。英国殖民当局进行了测量并在9年后加以接收。近百年后的1989年,纽西兰当局把这已吸引万千游客的维多摩岩洞,归还岩洞所属土地原毛利族主人的后代,并让他们参与管理发展,及分享萤虫岩洞的观光收入。 文/欧阳兴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