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中国海的岛礁间徜徉(图)

http://bj.sina.com.cn 2007年09月07日11:27  金羊网

  

在南中国海的岛礁间徜徉(图)
南中国海美丽的黄昏

  图文/戚耀琪

  南海面积是渤海、黄海和东海面积总和的三倍,最深处达五千多米。南海包含了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中国古代将西沙和南沙群岛相继命名为“九乳螺洲”、“石塘”、“千里长沙”、“万里石塘”等。有不少岛礁上,至今还留有古代中国人种植的椰树、修建的房屋、庙宇、

  坟墓和水井,遗留了大批的生产生活用品。

  人迹罕至的海洋岛礁,总有未被人为摧毁的佳景。

  南沙———矜贵的礁群

  南沙群岛是南海诸岛中岛礁数目最多,分布范围最广的一组群岛,它由230多个岛屿、沙洲暗礁、暗沙和暗滩组成。百万年的珊瑚群如星河灿烂分布着,其中美济礁的天然完美,可谓是南沙之最。我们随考察船从广州出发,海上日夜航行50多小时,才终于到达了美济礁。

  早上9点钟,我们的船徐徐开进了50平方公里的美济礁范围。只见纯蓝的海面,分明有一个巨大的蓝绿色的椭圆圈,水底透出晶莹的白色海沙,显示那是诱人的水浅区域。可爱的珊瑚礁中心是巨大的泻湖,茫茫大海看似畅通无阻,但却仅有南口和西南口两个“小门”,南面的可以容纳大船进入,西南面的通道有一狭长的珊瑚礁阻塞,只能通小船。

  “甲板是移动的陆地,岛礁是探望的家”。水下的礁石就这样构筑起一个海上的围城。礁内水深十来二十米,礁盘以外水深却达千米以上。退潮时大部分的礁盘露出水面,大潮时隐没在海水下。艰苦卓著的中国人就在这海水礁石上建起了高脚屋,从此深渊般的大海升腾出一片篮球场大的永久陆地。

  考察船在泻湖中抛锚了两天,蛾眉月下微波荡漾,船舶的

发动机停止了工作,宁静的气氛如同船泊西湖之上。而礁外却因为海深,无风三尺浪。得天独厚的珊瑚礁盘成了船舶天然的避风港,不仅让人感叹自然界给脆弱的人类提供了何等精妙的处所。

  南沙群岛海域有重要的热带渔场,有鱼类400余种。

  第二天凌晨5点钟,太阳还没出来,我们就在夜色中穿上救生衣上了快艇。在熹微的玫瑰色的日光中,出海钓鱼去!渔场到了,小艇在海面停下来漂浮着。一位船员拿出菜刀把带来的冰冻鱿鱼切成一小段一小段的,再帮我们一个个穿到钩里。叮嘱要手里拿着线圈,放线入海,直到线不再拉直,这意味着到海底了;如果感觉手中有抖动,赶紧一拽,沉沉的就是鱼了。

  海天交界处开始云蒸霞蔚了,船员说,太阳出来后海水更加透明了,有时鱼儿看到船影人影就会警惕起来。海水的能见度极高,我们能看着鱼饵一直坠入海底。船员说这里水深就有20米!船员说,10年前这里把鱼饵放下去,鱼抢着吃,如今钓鱼就要等了。

  离开南沙海域。航向夜里的南海,漫天的星斗铺泻天幕,如恒河沙数。星空下,船边带出的白色波澜如万马奔腾,似乎整个沉沉的星球只有我们的船是唯一的活物,让人心惊,这里可是3000米深的海啊。

  西沙——— 海上绿洲,椰林国土

  船行至西沙群岛,停泊在著名的永兴岛,这里离海南岛仅有182海里了。西沙群岛东面为宣德群岛,由石岛和永兴岛等7个岛屿组成;西面是永乐群岛,由金银等8个岛屿组成。在这里,人们分明地感受到大陆的气息———尽管这只是1.85平方公里的岛屿。一直以来美丽而纯洁的西沙群岛倍受世人关注,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1946年中国政府派遣永兴号军舰赴西沙群岛进行收复,立石碑庆贺故土光复。至今,永兴岛保留着收复西沙纪念碑。

  西沙群岛就像朵朵睡莲,珍珠般浮在绿波万顷的南中国海上。我们登上永兴岛就如走进了一座热带植物园。椰林树影,一片繁茂,因此此地也有“茂林岛”之称。环岛沙堤以内的地区生长着以白避霜花组成的乔木林,越靠岛的中心地带植株越高。

  由于没有任何工业污染,远离大陆人迹罕至,西沙群岛四周的海水最高能见度达到40米。如此清澈的海水,绝不亚于世界上任何知名的海岸。潜水、呼吸海风,看着沙岸蓝绿色的海水令人忘神。

  西沙群岛上栖息着鸟类40多种,在东岛树林的上层及其上空,海鸟成千上万终日盘旋飞翔,千鸣万啭。最出名的是鲣鸟,它会在大海中给渔船导航,白天渔民根据鲣鸟集结和寻食方向,驾船扬帆前去撒网捕鱼,傍晚跟随它们飞回的路线,鲣鸟因此被称为“导航鸟”。

  徜徉在椰林下,可以参观岛上的海洋博物馆,在这里,巨大的海龟、各种鱼类、美丽的珊瑚标本让人无不惊诧海洋的珍奇。来自大陆各省市众多单位的纪念品更让人升起海岛大陆心连心的感觉。岛上的中心在北京路,建有银行、

医院、粮站、邮局、超市等。因为有机场,可以直飞海南岛。

  西沙群岛现在对外开放的永兴岛、石岛等,其实都不大,岛内不需要任何交通工具,慢慢步行,一天的时间非常充裕。石岛和永兴岛之间有一座栈桥,直接相连,如果骑上自行车前往就最好了。

  在永兴岛盖的邮戳非常珍贵,最好在去西沙的船上就写好几封信,一到永兴岛就要去邮局寄。这种信的纪念意义不言而喻。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