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肉食时代 培养的人造肉(图)(2)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02日10:49 北京科技报

  “所谓动物细胞与组织培养,是从动物体内取出细胞或者组织,模拟体内的生理环境,在无菌、适温和丰富的营养条件下,使离体细胞或者组织生存、生长并维持结构和功能的一门技术。”周广东教授表示,“但是想要大规模的繁育人造肉不太可能。”

  周教授告诉记者,想要人工培育出的动物的肌肉,要把从动物身上切下的整块肉分散成单个肌肉细胞再进行增值繁育。但是由于整块组织中的肌肉细胞相对较少,因此取一斤肉只能获得少部分的肌肉细胞。想利用这些肌肉细胞再培育出一斤肌肉,那么就需要这些肌肉细胞进行大量的增值。科研人员在实验中发现,正常的细胞在体外培养超过15代以后,细胞发生变异转化成肿瘤的可能性非常大,但肌肉细胞本身的增值能力有限,因此在培育的过程中就要用到晚期的细胞,而使用这种细胞只能产生两种结果,一种就是已经老化的细胞死去,另一种能够就是细胞发生癌变。

  实验室“做”人肉前景不乐观

  与此同时,周广东还告诉记者,细胞脱离体环境就处于非生理状态,而非生理状态下细胞的稳定性就较差。在体外培养细胞必须能够维持和模拟细胞在体内生存的良好环境和物质代谢过程,为此必须提供必需的营养、适宜的PH、严格的无菌条件、渗透压、培养器皿、温度和二氧化碳等条件。即使是这样的实验环境也很难模拟出完整的人体环境,细胞的代谢、自我修复功能等等都会受到影响,因此所有的细胞在体外培养的过程中都会或多或少发生一些变化。

  例如,我们大脑中的一些细胞,如果在人体中也许一辈子都不会发生改变,但是在体外进行培养的过程中,几年以后就会发生改变。“在实验中培育肌肉组织,只是一种试验,或者培育出人的肌肉组织临床用于治疗患者的功能性缺损,但是临床治疗对于培育条件的要求要比日常的实验要求更高。”周广东说。看来,想通过实验室培养的方式“做”出人肉,实现起来还有许多问题要解决。

[上一页] [1] [2]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