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托鲁阿 奇异的世界净土(图)(2) |
---|
http://life.sina.com.cn 2006年12月20日17:59 新闻午报 |
“奇异”毛利 出行前,就有人说,罗托鲁阿的空气里到处弥漫着浓浓的硫磺味(依稀记得高中化学实验课上,那股令人作呕的臭鸡蛋味,便是来自硫磺),可巴士驶抵罗托鲁阿时,并没有传说中“臭鸡蛋城”的感觉,直至车抵毛利文化村,那股刺鼻的气味才逐步逼近。 新西兰有个词称为“奇异风格”(Kiwiana),一个易意会难言传的概念,具体为何,得先瞧瞧记者从罗托鲁阿毛利文化村之行中总结出的奇异点。奇异1:消失不见的碰鼻礼“Kiaora(毛利语:你好)”,如果前些年来毛利文化村旅游,或许除了耳闻这声新奇的问好,伴之而来的还有当地著名的Hongi(碰鼻礼),可如今据说因为当年的SARS,毛利人对游客取消了这个特殊的礼遇,更不幸的是,参观那天遇上文化村正门大修,于是未见到气势恢宏的大门,绕着由白色建筑板筑成的特别通道,通往了神秘的毛利世界。 奇异2:所见最长的单词 进入文化村,首先瞧见一位工艺师在专心致志地篆刻木雕艺术品,而后是一组会议厅,红顶、红柱、红门窗,在白色房墙的衬托下格外醒目,门楣、窗棂、梁柱、屋顶,均被雕刻上了细致的毛利特色图腾,记述毛利阿拉瓦部族历史。 穿过会议室前的广场,径直往前走,突见一块介绍板,醒目地写着“TEWHAKAREWAREWATANGAOTEOPETAUAAWAHIAO”,晕!一串长达35个字母的单词,看得人眼冒金星,更别提读它了,一口气念下来多半会舌头打结,上气不接下气,名字的下面打着英文注解“TheGatheringPlacefortheWarPar-tiesofWahiao(瓦黑奥部族的主战派聚集地)”。景点内容倒是没什么吸引人之处,可光是这怪异的名字就可招徕无数目光———原来毛利语言虽然逻辑甚密,但没有特定的文字,所以只能以英文字母作音译。 再往里走便可见到用蒲草和棕榈树枝搭成的早期毛利人的住房,简陋而低矮;还有晾晒食物、煮饭、聚会之地,和高高支起、形似杂技演员用竹子顶着的椅子的族长食品室。为了方便游客参观,住房、器具等陈列地上设有讲解机器,上面有英语、中文、韩语、日语等七八种语言选项,讲解声和着此起彼伏的嘈杂生活劳作“伴奏”,还真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奇异3:“难觅”毛利人踪影 原以为毛利文化村只是一块占地小小的古村落,里面所有的内容只是单纯的涉及毛利人的民风民俗,可是一路参观,并没有瞧见想象中那些穿着草席编制服装、头戴花环、树枝环的土著人(甚至还有人觉得毛利人,应该是全身长满长毛未进化完全的猿人),后来才得知,当地人早已开始现代化生活,一些和我们擦肩而过的人可能就是毛利人,包括村落门口的雕刻工艺师,就是地地道道的毛利土著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