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渎古镇 山与水的灵性结合(图) |
---|
http://life.sina.com.cn 2006年10月12日14:37 国际在线 |
![]() 古镇风光 木渎是与苏州城同龄的水乡古镇,迄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相传春秋末年,吴王夫差为取悦美女西施,在灵岩山顶建馆娃宫, 并增筑姑苏台, “三年聚材,五年乃成”,木材源源而至,竟堵塞了山下的河流港渎,“积木塞渎”,木渎由此得名。 三国时,木渎已是三吴重镇。东晋时司空陆玩为陆逊后裔,曾建宅于灵岩山馆娃宫旧址,后舍宅为寺,木渎成为佛教胜地。宋代,据《元丰九域志》记载:“北宋设木渎镇,属吴县,镇以渎名。”,当时木渎已是苏州城西诸乡镇的中心。至明代,木渎为吴县六镇之一。清朝中叶,木渎已是吴中著名商埠。清人徐扬绘有一幅乾隆年间姑苏繁华风貌的写实性图卷《盛世滋生图》,其中木渎部分竟占全卷的二分之一。康熙三次南巡和乾隆六下江南,每次偏幸木渎,为这里的山水风光而倾倒。民国时为木渎区公所驻地。 木渎有着“园林之镇”的美称。明末清初,私家园林竟达30多处。游人到木渎,定要看看名园胜景,可体验何以木渎会产生杰出人士。严家花园的尚贤堂为明代建筑,体量宽敞,通透明亮,雄峙两边的楠木大柱,一人难合抱,显示了傲视群雄的眼光和广交天下贤士的气度,而这种眼光和气度,是这块土地所孕育出来的民间之花;乾隆曾六次下江南,均到虹饮山房游园看戏,刘墉等也二度下榻,并为主人题写匾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