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生活
 新浪首页 > 新浪生活 > 旅游 > 正文

三塔走笔

http://life.sina.com.cn 2006年08月04日15:55 新浪生活

  古城大理,以塔多而闻名,而唯有苍山应乐峰下的崇圣寺三塔,才是重中之重的角色,方能负载得起“大理古代文化的象征”之美名。是一种象征,便有其独一无二的代表性地位,是一种权威。游三塔,大凡都有一种文化积淀的厚重感,一种历史延拓的沧桑感,神情为之肃然。

  未到三塔,旅途中导游小姐充满诗意的介绍,就把三塔的景观定格在我的脑海里:三塔西靠气象万千的点苍山,东临波平如境的洱海,远远望去,三座高耸的塔就像三支巨笔,屹立在葱绿的阡陌间,倒映在渺渺水面上。

  “好一幅天然山水画!是天造地设、鬼斧神工吗?”隐约联想间,车已来到三塔山下。此时,天不作美,风起云涌,山雨欲来。风和日丽下三塔倚青山映绿水的经典景致,已无缘一赏了。遗憾之余,我只好在塔下徘徊,在塔内走上走下,问个刨根到底,打量个仔细。抚墙读碑间,方觉得风雨中的三塔,也耐读耐看。

  三塔最高的为千寻塔,建于公元九世纪中叶。它的南北各有一座较小的塔,建时稍后,为公元十世纪初叶。三塔势如三足鼎立,巍然壮观。南北两塔均高43米,为10级密檐式八角形砖塔,外观装饰成楼阁式,每角有柱,檐下有浮雕联窗等,顶端有镏金塔刹宝顶,显得十分华丽。

  因花多眼乱,重点参观。千寻塔自然成为观赏中心,它高69.13米,为16级密檐式方型砖塔,全以白灰抹面。循塔内的木骨架登梯,见每级四面均有龛,相对两龛供佛像,别两龛为窗洞。原来,置身塔内仍感到清风袭来,皆因有通风性能好的开口。及至塔顶,金属塔刹、宝盖、宝顶和金鸡,纷纷入目,非常丰富。最令人稀奇的,还是塔顶四角铜铸的金翅鸟。它们各守一方,仰天而立,展翅欲飞,栩栩如生。这鸟的意义远不止于其装饰作用,相传民间用它镇服洱海里的妖龙鬼怪。

  古人因何建三塔?导游告诉我:“兴建大理三塔,除了源于佛家的修建浮图可以成佛的思想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大理古为‘泽国多水患’。”史有记载:“三塔其一高三十余丈,十六级,其二差小,多铸金鹏为顶。顶有金鹏,世传龙性敬塔而畏鹏,大理旧为龙泽,故为镇之。”由此,我不由得猜想:千寻塔底部镶嵌的“永镇山川”四个大字,何以如此灵验?莫不是它的手书者——明初被朱元璋封为黔国公的沐英后裔孙世阶,在捕捉灵感、酝酿气韵之时,笔端纳入了传说的精华和锐气?

  步出千寻塔,漫步在草坪间,于霏霏细雨中,吟咏明代诗人彭继的《春日游三塔》,仿若又见古时崇圣寺的胜景:“松桂阴阴入翠微,上方台殿对朝晖。槛前海色连云碧,云处朱霞伴鹤飞。小院深深悬雪璋,深林老树挂苔衣。携壶踏遍花开处,明月窥人上竹扉。”千年壮丽的崇圣寺因历经

地震和兵燹,庙宇早已荡然无存。唯三塔依旧巍然屹立,见证着它昔日的雄伟与繁华,幽雅与灵秀。

  三塔昔日的辉煌,奠定了它作为“大理文献名邦”的象征地位。仅1979年的一次修葺,三塔就发现了文物600多件。光佛像就有100多尊,其中一尊纯金佛像重达1100多克呢!塔中收藏的金银铜铁器具、骨牙木瓷制品、珍珠玛瑙首饰、经卷书籍文献,为迄今所发现的南诏、大理国时期文物最丰富的一批。难怪考古学家对此欣喜若狂。因三塔在古文化上的特殊意义,国务院把它列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

  三塔能镇龙,只是百姓的一种幻想,一种期盼。三塔历经千年,永镇山川而不倒,则是不争的事实。巍巍三塔,虽不是天设地造、鬼斧神工,但其建筑技艺之精湛卓越,亦堪称人间奇迹。若没有古人的智慧和勤劳,奇迹又怎能变为现实呢?

    (文/南方报业传媒集团 肖红慧)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吃在北京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相关链接
长假游夜宿七座楼 雾锁北灵山之风景篇(图)2006-05-15 12:51:47
法国风景画家雅克·柯罗斯尼尔遗作在京展出2006-05-15 09:36:51
组图:宁夏游之风景篇2006-05-15 09:34:24
南京八字山风景区建设启动 年底建成免费开放2006-05-15 09:20:46
山东异地风景楼盘展销2006-05-13 17:15:02
建设部:限制在风景名胜区拍电影2006-05-13 00:00:00
视频:建设部叫停在风景名胜区内进行影视拍摄2006-05-12 22:53:53
视频:建设部严格限制风景名胜区内拍摄活动2006-05-12 21:33:20
假日风景仅18席典藏双景洋房5月13日尊贵上市2006-05-12 17:34:32



新浪生活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739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