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陵为何挖出外国人(图)(4) |
---|
http://life.sina.com.cn 2006年08月01日11:14 北京科技报 |
段清波解释说,凭借DNA鉴定,还无法确认这具遗骸究竟是哪一国的人,由于这具遗骸的保存已经不是很完整,所以很难对它进行样貌的复原。地中海沿岸的地区和两伊地区都属于印欧人种,所以他们出于某种原因进入中原地区也并不是没有可能。 推测三:印欧人种的后代 由于物件上西域地区和中原地区的贸易往来早在秦朝之前,这具遗骸是不是第一个来到中原地区的人就很难推测。王建新还提出了另一种推测,也有可能这个人的祖父来到甘肃,他的父亲来到陕西,而他进入西安。这样说来,他就是西域人进入中原之后留下的后代。 无论是哪一种推测,王建新总结道:“是一个人出于某种目的来到中原地区,可能进行贸易往来,或者是其他原因。但是他在中原地区犯了法,由于秦朝的刑罚非常残酷,他被判服劳役,所以就开始修建秦始皇陵,后来就死在这个修建地,就被埋起来,直到后来被我们找到。” 相关链接 “洋劳工”DNA如何测定? 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研究中心博士生徐智,利用硅胶吸附法,随机提取了50个劳工遗骨个体进行了DNA检测。其样本主要是肢骨残段和部分牙齿样本,利用其中的骨髓和牙髓进行检测。那么,为何2200年前的人仍然能通过骨骼和牙齿检测出结果呢? 北京华大方瑞司法物证鉴定中心主任邓亚军表示,从此前媒体报道的情况看,此次检测所用的DNA为细胞器中的线粒体DNA,常规的亲子鉴定所用的DNA,是细胞核中的DNA。一个细胞只含有一个细胞核,而且细胞核中的DNA结构为线性,如果时间过长,细胞核中的DNA会高度降解,无法获得很好的结果。而线粒体DNA存在于细胞器中,每个细胞约有上百个细胞器,所以一个细胞中的线粒体DNA的拷贝数比较多,而且线粒体的结构与细胞核中的DNA结构也不太一样,为环状,易于保存,一般对于年代比较久远的DNA的检测,多采用这种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