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蕴圣洁 历史呈奇异(2) |
---|
http://life.sina.com.cn 2006年07月28日15:21 新浪生活 |
(三)两个区段,八个单元。历史学家认为:除去历史,没有文化。研究文化应向历史中求索。这里的历史以13世纪蒙元统一为界线,可分成前后两大区段。其一,上古文化,在中国西部曾经大放异彩。1973年大通上孙家寨出土的精美舞蹈盆,引起了世人的震惊。1993—1995年同德宗日又出土了两个精美彩陶盆,该地位于黄河弯曲处南边,距西宁340公里,属于“黄河远上白云间”的地方,不能不令世人再惊叹一番。再者,西藏地区的新石器文化卡若文化,晚于马家窑,但经济类型相同,都种植粟类作物。河湟文化早已辐射去了,不能因为缺乏文字史料而否定了事实。中华龙文化蟠卧在河洛和渭河,东进西伸,伏羲、黄帝、炎帝的故里都在西北,通过河湟西上昆仑和雪域,直至帕米尔。其二,两汉时代,汉文化伸进河湟,羌人或改从定居,或西迁再西迁,或南下演变成纳西、么佬、彝族等。茂州汶县成了羌族的栖息之地。日月山以西难于农耕,适宜于牧业文化繁衍生息。其三,西晋永嘉之乱以后至隋代统一约有280年,五胡纷争,青海也不例外,河湟陇右被多个民族争来争去。这个时期在历史上起过巨大纽带作用的是慕容鲜卑吐谷浑族(下文再述)。牧歌马总马,乃时代特色。其四,自隋朝建立到唐代安史之乱约180年,汉族再次进到河湟,但扎的根没有汉代深。杨氏、李氏王室是鲜卑化了的汉族,从亲缘上、情缘上对吐谷浑有偏爱,几度和。吐蕃在西藏兴起,与唐朝几乎同时兴同时衰,长期争雄,时而和亲时而争战。安史之乱后,汉族再次衰落,吐蕃占领河陇上百年,数十万唐人藏化了,青南党项、多弭等羌部藏化了。吐谷浑亡国后,一部分(6个东岱)成为吐蕃属民;数千帐随王室东迁,受唐朝封爵续国,后来基本汉化;一部分守险自保于祁连山南北,后来演变为新的族体土族。北宋时末人啸聚,在不少吐谷浑人唐人藏化基础上,藏区部落林立的情况下,角厮罗政权传世三代,延续百年。宋朝虽曾进军河湟,改青唐城为西宁州,但为时不久,即转为金和西夏争夺约90年。自公元755年至13世纪初500年,藏文化曾经群芳占魁。 13世纪蒙元统一,河湟和牧业区农牧分治,促进了牧区封建化。塞北牧业文化在青海广大牧区历经羌、鲜卑而藏化之后,渗入胡化即霍尔化文化。土族诞生,回族、撒拉族由大迁徙而定居发祥,至今约700年了。此乃其一。明朝时期,蒙古人大量北去;汉族军民大批涌进,在河湟和黄河南农业区渐居多数;土族让开河湟通道,退居南北两厢;多民族世居格局基本形成。其间明蒙斗争颇为激烈,西宁地区作为西北边卫,战火连绵。此乃其二。清朝进一步统一蒙藏地区。清初,和硕特汗国雄峙青藏高原约80年。雍正以后河湟实行府县制,牧区实行王公制和千百户制。绿营兵取代军事卫所制,原卫所军户转化为农户。藏传佛教、伊斯兰教进一步发展。封建性社会经济文化稳定发展,于今约280年。此乃其三。晚清和民国时期社会发展迟滞。1929年初建立青海省。1949年后在风雷激荡中青海全省跃进到社会主义。当今世居民族6个,通行五种语言(汉、藏、蒙古、土、撒拉语,)三种文字(汉、藏、蒙古),两大宗教(少数人信仰汉传佛教、道教、基督教外,藏传佛教和伊斯兰教信从者众多,并分若干教派)。综合言之,有四个族系及相关文化,即汉族系、羌藏族系、鲜卑蒙古土族系、突厥伊斯兰系。上述情况与西部诸民族的过去和未来或直接或间接地有许多渊源和关联。多元文化,多姿多彩,但多元平衡委实不易呵! 文章来源:北京捷纳百川企业管理顾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