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0年前的进藏之路(组图)(6) |
---|
http://life.sina.com.cn 2006年07月21日19:14 《文明》 |
自古鄯北行39公里,到达青海东部门户民和县。从民和官亭、享堂一带至日月山下,400多公里的河湟地区,称为青海东部,属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海拔在1700~2600米之间,气候相对湿润,田园风光比起秀雅的南方,更显得起伏多姿,疏朗大气。自古以来,这里便是青藏高原多民族生息、发展的聚居区,文化积淀十分丰富。加上丝绸之路和唐蕃古道贯穿其间,又成了高原文化与中原文化,乃至中西文化交会、融合的阳光地带。所以,当文成公主的大队人马进入青海东部,一定和我们的感受一样,就是进入了一条长长的古今宗教文化长廊,进入了多民族风情、习俗的“富矿”区。 公主停停走走,经过马家窑文化的著名遗址马厂塬,经过彩陶王国柳湾,经过“深山故宫”瞿坛寺,经过佑宁寺,经过中国惟一的土族自治县互助,终于到达西宁。 西宁位于青藏高原东部,湟水及支流北川河、南川河三江交汇的盆地上,是青海省会,也是青藏高原上最大最繁华的城市。西宁的称谓从1100多年前宋徽宗时沿用至今,取西边安宁之意。在历代统治者看来,西宁是一个确保西陲安宁的重镇,在“南丝绸之路”和唐蕃古道上,又起着控扼与枢纽作用。特别是南北朝、隋唐时期以后,北道河西走廊常年被刀兵阻隔,靠的是西宁—门源—俄博—张掖和西宁—青海湖—柴达木—当今山—敦煌两支“南道”,完成东西交流的重任。 在夏季凉爽、冬天不寒的“中国夏都”西宁,文成公主一行一定做了短暂停留和休整,只不过当时的西宁应该叫西平。在离西宁30公里的塔尔寺,众多的艺术珍品都与文成公主有关,比如酥油花作品“文成公主进藏”,以长安太和殿和拉萨大昭寺为背景,塑造了“六难婚使”“太宗许婚”“辞别京都”“过日月山”“柏海迎亲”“拉萨完婚”等场面,共包含200多个栩栩如生的人物,文成公主漂亮端庄,李世民威严高贵,松赞干布智勇深沉,禄东赞聪明机智……不仅如此,在许多藏人看来,来自汉地的文成公主早已和神联系在一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