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生活
 新浪首页 > 新浪生活 > 正文

朝鲜的宝贵文化遗产--《阿里郎》(附图)

http://life.sina.com.cn 2002年04月11日16:23 新浪生活

  

朝鲜的宝贵文化遗产--《阿里郎》(附图)

  “阿里郎,阿里郎,阿拉里哟!翻越阿里郎山岭,天上有很多星星,我们的心里有很多梦。”“阿里郎,阿里郎,阿拉里哟!翻越阿里郎山岭,远远的那座山就是白头山,寒冬腊月也能开花。”

  这首曲调优美、动听悦耳的歌曲就是流传已久的《阿里郎》。民谣《阿里郎》是朝鲜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

  《阿里郎》以朝鲜的代表性民谣闻名于世,有着日益旺盛的艺术生命力,深受人民的好评。《阿里郎》是与朝鲜历史一起流传,蕴含民族感情和灵魂的人民歌曲,这是因为《阿里郎》反映了民族的命运史,《阿里郎》有许多种形式。因为有一百种曲子、一百种词源、一百种传说,所以也有《阿里郎》百说的说法。其中代表作有《基调阿里郎》、《珍岛阿里郎》、《密阳阿里郎》、《永川阿里郎》、《旌善阿里郎》等12个阿里郎。今天光是有关阿里郎的歌词数量就有1300余首之多。既有大型歌剧,又有电影等多种形式传唱于世界各地。《阿里郎》的主题和所涉及的领域不同。每个地方唱《阿里郎》的方法都不一样,它反映了朝鲜民族的喜怒哀乐以及希望。

  《旌善阿里郎》是一首令人心酸、如泣如诉的歌谣,它是朝鲜(1392-1910)开国初期原来侍奉高丽王朝(978-1392)的遗臣怀念故国时,为表达对亲人的思念和对故土的眷恋而赋的韩诗,而后被变成口传民谣在地方传唱开来,再加上“阿里郎,阿里郎”的过门即成为现在的《旌善阿里郎》。《旌善阿里郎》不同于其他的民谣,不以某一件事或传说为素材进行传唱,而是随着时代的流逝,不加修饰地反映人间的世态炎凉,1971年被指定为江原道文化遗产第一号。以简朴和平实的生活中的恋情之歌或寂寞而伤感的离别之歌,想念朋友或邻居的友情之歌,对未来的希望之歌等形式组成的《阿里郎》通过一个整体如实地反映了当代社会的时代感情。

  《阿里郎》还具有易唱、通俗和比较完美的艺术风格。最近,朝鲜新创作出《强盛复兴阿里郎》受到了人们的欢迎。这首歌曲具有民谣风格,由普天堡电子音乐团出版。它兴致勃勃地反映了在重重的困境下依然建设世外桃源,自主创造所有一切的朝鲜人民不屈的面貌。还出色地描述了一心团结的威力和建设成铜墙铁壁的朝鲜面貌。虽然《阿里郎》民谣的主题和音乐形式丰富多彩,但大部分都描述了悲哀和郁闷以及冤枉等凄凉的情感。但《强盛复兴阿里郎》是完全摆脱过去《阿里郎》所具有的阴影的明朗、浪漫而向往未来的强烈革新的民谣。特别是歌词中的每一个字都具有通俗性和集中性以及简单明了,很好地发挥了民谣的特点。因此任何人都能很容易地传唱。

  在2000年的悉尼奥运会上,朝鲜和韩国代表团打着朝鲜半岛旗帜入场,运动员在同一个旗帜下,手挥着朝鲜半岛的小旗,口唱着朝鲜有名的民谣《阿里郎》同时走进了奥运会场。朝韩双方运动员在悉尼奥运会上采取的这一惊人举动在奥运会的历史上实属罕见,不能不使全世界关心朝鲜半岛局势的人们感到震惊也感到鼓舞。而早在1991年参加日本千叶世界乒乓球锦标赛时,朝韩两队就已经以“KOREA”为共同的团名、以“朝鲜半岛地图”为共同的团旗,以《阿里郎》为共同的团歌参赛。动人的民谣《阿里郎》到今天还深受国内外人民的欢迎,发挥着巨大的艺术生命力。

  目前,朝鲜正在创作由10万人参加,以蕴涵民族情感和灵魂的人民歌曲为主题的大型团体操和艺术公演《阿里郎》。大型团体操和艺术公演《阿里郎》将于今年4月底在平壤可容纳15万人的五一体育场拉开帷幕。“向往平壤”,这句话表达了世人渴望观看《阿里郎》的心声。相信《阿里郎》将成为新世纪少有的大杰作。不久前创作出的宣传画《向往平壤》,很好地反映了人们对世界性杰作的关注和渴望观看的热情。宣传画在造型方面很好地刻画了大型团体操和艺术演出的题目,十分醒目。还通过展翅飞翔的飞鸟形象地表达了世人向往平壤之心,并直观地提示了将要举行大型团体操和艺术公演的地点及作品的民族特色。

  平壤的4月,春意盎然、百花盛开,是一年中最美丽的季节。在这个风和日丽,景色迷人的春天,平壤将热情欢迎远方来的客人到这里观看《阿里郎》公演,来这里尽情享受由充满着浓重的艺术氛围、千变万化的神秘场景、瞬息万变的舞台背景、特大屏幕和激光照明形成的美丽画面所带来的愉悦与畅快,定会让你看后终身难忘。


【】

爱问(iAsk.com)


【】【吃在北京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相关链接



新浪生活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739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