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韵书香——著名的书院建筑 |
---|
http://life.sina.com.cn 2001年07月30日14:25 深圳商报 |
我国的书院源于唐代,盛于宋代,是私人或官府设立的供人读书、讲学的处所。其建筑一般具有三个明显的特点:一是选山林名胜之地为院址;二是由讲学、藏书和供礼三部分建筑组成;三是名人学者碑刻较多。下面介绍几个有名的书院: 白鹿洞书院位于江西庐山五老峰南麓后屏山之南。因唐代李渤曾在此隐居读书,驯鹿自娱,故名。北宋初年扩建为白鹿洞书院。宋太宗将国子监印本《九经》颁发给该书院,从而名扬海内,成为宋代四大书院之首。至和元年,书院毁于兵火。南宋淳熙六年,理学家、教育家朱熹任南康(今江西星子县)知军,重建院宇,并奏请赐额及御书,陆九渊、王守仁等都曾在此讲学。书院原有礼圣门、礼圣殿、朱子祠、报功祠、明伦堂、御书阁等建筑三百六十间,几经战乱,破坏惨重,今仅存清道光年间所修的礼圣殿、御书阁、彝华堂等,且多破旧。有历代遗存二三百方碑刻和其他文物,具有较高的历史和书法艺术价值。 岳麓书院在湖南长沙市岳麓山下现湖南大学校园内,宋太祖开宝九年潭州太守朱洞创建该书院,为南宋四大书院之一。书院现存建筑为清代所建,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前院为讲学处所,筑有山门、讲堂、湘水校经堂等。讲堂为五间单层歇山琉璃脊建筑,内嵌朱熹手迹“忠孝”、“廉节”。后院为藏书建筑,建有御书楼。左侧有四箴亭、濂溪祠、六君子堂、崇道祠、船山祠等供礼建筑,均为三间硬山式。书院左侧为文庙,现存大成门、大成殿等,均为抗战后重建,但布局基本保留清代规制。 嵩阳书院在河南登封县城北太室山麓。原名嵩阳寺,建于北魏太和八年。北宋程颢、程颐曾在此讲学,南宋时废。今存建筑为清代所留。院内现存有汉武帝时被封的三株古柏中的二株,还有嵩山最大的石碑《大唐嵩阳观纪圣德感应之颂》碑。 石鼓书院原址在湖南衡阳北石鼓山。北宋年间真宗赐名石鼓书院。明清时仍存在,抗战期间原建筑被毁,解放后新建亭阁,辟为公园。(新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