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生活
 新浪首页 > 新浪生活 > 正文

国境线上的江南水乡

http://life.sina.com.cn 2001年04月23日12:01 云南日报

  “有女莫嫁和顺乡,一世守寡半世孀”,这是腾冲自古流传下来的一句民谣。历史上的和顺乡因为人多地少,生产落后,许多人为生计所迫而痛别妻儿、背井离乡,远涉海外寻业谋生,其中更有许多人客死异国他乡。如今的和顺乡,已经摆脱了历史的阴影,以其至今保存完好的明清时代建筑、浓郁的汉文化以及清新的田园神韵吸引着众多的海内外游客,成为腾冲的一大旅游景点,更被国家命名为“生态文化村”。5月25日下午4时,记者冒雨赶赴腾冲县和顺乡,来到了这个——

    国境线上的“江南水乡”

  乘车向腾冲县城西南方向走三四公里,便是方圆不足十里、四围山麓住人家的小乡村和顺。走到村口,一个覆满翠绿荷叶的池塘映入眼帘,多么美的一个荷塘,整个池塘都被荷叶严严实实地遮住,池中的荷叶是那么绿,背衬着云雾中的一带远山,绿得让人心醉。荷塘中央一座别致的亭子,低栏围柱、飞檐高翘,格外引人注目。踏上横跨村头小河的青石双虹桥,第一眼看见的就是让和顺乡人引以为傲的和顺

图书馆。苔痕斑斑的石壁足以证明其悠久的历史,古色古香的建筑、文人墨客的题词更显出一份凝重。站在石拱桥上,耳听潺潺的溪流,看着葱郁的荷塘、河边垂钓的老人、村中古老的建筑……恍惚之间,仿佛来到了江南水乡。

  和顺是闻名中外的大侨乡,现当地有近6000人,海外华侨和在内地打工者1万余人。据有关史料记载,和顺最早的居民是佤族。现在居民的祖先是来自四川、南京、湖南等地的“军籍”和“客籍”。腾冲的汉族和部分回族居民上溯几辈人,多为从内地征募前来镇守边关的将士。从和顺乡现存的六大姓祠堂来看,也都是内地的刘、李等几个大姓。

  我国近代史中的著名人物李根源先生曾有诗这样描述和顺乡:“十人八九缅甸商,握算持筹最擅长,富庶更能知礼义,南州冠冕古名乡。”从中可以看出,和顺自古就是商贾之地,和顺人善于经商,更注重文化。与和顺的老人交谈,可以听到许多和顺人出外经商的故事,故事的主角不同,但其经历却十分相似:腾冲本身的田地少,仅靠耕种劳作维持不了温饱,再加上这里早在战国时期就是我国通往域外“蜀身毒道”的要隘和贸易往来集散地,和顺男人自古就为生活所迫,三五成群地到缅甸、泰国、印度等地经商。可是,出外经商常常是一场生离死别。出外经商的路,有丛林中的虎狼猛兽;有占山为王的官兵、土匪和难以沟通的一些部族,一路生死未卜。许多和顺男人踏上了出外经商的路就再也回不来,客死他乡,以至于和顺自古就留下了“异国黄土埋骨肉,家中巷口立牌坊”的悲名。这是曾经在腾冲广为流传的民谣,直接道出了和顺妇女的一腹苦水。近80岁的刘老太太说:“我18岁嫁人,结婚两个月男人就出门了。公公早就死在缅甸,婆婆是个寡妇。一大座房子,两个女人,白天一点声气也没有。我守了20多年了,连哭都没得人听,过去的和顺女人就这个命!”和顺藤编厂的李老汉告诉记者,和顺寡妇多,贞洁牌坊也特别多。文革前,大大小小的牌坊立满了村头巷尾,它们曾是宗族的骄傲。文革时期,这些牌坊都被毁掉了,现在还看得见一些长满青苔的石脚,有些连影子都找不着了。可以说,和顺几乎每家都曾有过这样辛酸的历史。

      

  和顺人出国始于明朝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前后,那时刘总旗因军事外交关系而出使缅甸,了解到那里自然条件优厚,容易谋生,从此便有和顺人到缅甸。清朝咸丰、同治年间,兵祸蔓延,和顺人被逼纷纷赴缅。清光绪二年(1876年),驻腾军头领苏开先叛乱,和顺乡遭到掠夺,又迫使一批人去缅。以后就有越来越多的和顺人出国谋生了。据调查,当初从滇西走出去到缅甸的人,绝大多数从事这样几类职业:杂役、店员、玉石厂、宝石场或银矿的矿工,摆地摊或肩挑小贩。出外谋生的路虽然充满了艰难险阻,但也充满了希望,许多和顺人靠经商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其中不乏巨商大贾。和顺乡的一位老大爷告诉记者,他爷爷是个文盲,家境苦寒。12岁时,爷爷的母亲编了一担草鞋给他,告诉他,是男人十多岁就该上路了。爷爷挑着这担草鞋跟着过路的马帮穷走夷方。一路上渴了喝点溪水,饿了就取下一双草鞋跟脚夫、马锅头换点食物充饥,终于走到了缅甸。经八莫抵瓦城,在人家店里当佣工伙计,十几年省吃俭用攒下一点本钱,便开始摆地摊,卖点零星杂货,经多年积攒,终于盘下了一间小店。数年后回腾冲娶了奶奶,奶奶在家编篾帽、缝蓑衣、种果树、养儿育女,爷爷又重新上路。奶奶生得3子,3个儿子稍读了点书后,十多岁又先后到缅甸接手爷爷的商店,爷爷则告老还乡。后来经营不善,家业全毁了,父亲重振旗鼓,再下缅甸创业。老人家几代的经历,不过是腾冲人为生存而奋斗的一个缩影。在和顺乡,多数家庭都有这样的经历。

  出外做生意的游子们最牵挂的始终是养育自己成人的家乡。他们有钱之后纷纷参与到家乡的建设中来,钱不分多少,事不分大小,在回报家乡的过程中重要的是一片诚意。村民们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在村中泥泞不堪且掺和着牛马粪便的路铺上石板,让村子从此整洁干净。日复一日,和顺乡的路上全都铺上了青石板;他们在那些依姓氏而建的巷道口修筑月台,还砌上半月形的照壁以护风水,不让家中的风水随门前流过的河水流走,月台周围还有古朴精美的石栏,石凳、石台一应俱全,再种上香樟树,绿荫庇护之下,家乡的生灵,旺气袭人。月台的建造很有讲究,冬可向阳取暖,夏可

避暑纳凉。除了月台,在和顺乡还有另一道美丽的风景,在那弯弯曲曲从村前绕过的大盈江边,有许多古朴典雅的洗衣亭,亭上飞檐瓦顶,亭下是光滑的石栏、石沟、石板,清清的河水顺势流过,白鹅、鸭子在亭中嬉戏,鱼儿在亭下悠游。这是专为村里的女人们修造的,为她们每日洗衣、淘米、洗菜时遮风避雨,挡太阳。

      

  在和顺采访时,无论是饱经沧桑的老人还是神采奕奕的年轻人都透出了一种对知识、对文化的注重与渴求。用他们的话来说,和顺人自古就在追求文化的儒雅,而不是纸醉金迷的堕落。和顺人热爱文化。早在1928年,村中就由旅缅华侨捐资兴建了中国最大的乡级图书馆———和顺图书馆。藏书达6万多册,有6个阅览资料室,其中不乏孤本、珍本,历来被喻为“文化之津”。和顺人更重视办学,曾任过云南大学校长的寸树声先生与李启慈先生在20世纪30年代创办了著名的“益群中学”。这恐怕都要归功于旅外商贾们眼界的开阔,归功于他们在四海创业的艰辛中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由于较早地接受了新文化、新思想,和顺后来出现了张文光、李根源、寸树声、艾思奇、张天放等一大批思想文化界的优秀人物,为后人所传道。

  和顺人追求儒雅,他们不仅把追求知识、追求文化的思想代代相传,更把自己的愿望表现在了村中的各个建筑之上,村中随处可见门楣上高悬着多年烟尘遮掩不住的“书香世荫”、“诗礼传家”等匾额,宗祠里的房屋、牌匾,荷塘中的亭台轩榭无一不流溢着悠远的文化和书香,表露出他们美好的愿望。走进图书馆,更能感受到浓浓的文化氛围:老人们边抽着烟斗边看报;年轻人或徜徉于鲁迅全集与荷马史诗的幽雅天地,或钻研于科技兴乡的知识海洋。信步于和顺乡的小街与巷道之中,总让人感到说不出的愉悦与舒服,所有的建筑都显得是那样的和谐,雨水冲刷过后反射着晶莹亮光的青石板路、风水月台上摇曳着簌簌作响的香樟树、街头巷尾随处可见的牌匾、依山傍水的宗祠、倒映着参天大树的龙潭……所有的一切都向世人展示出一种中原儒家文化所独有的宁静与儒雅;展示出扎根于田园,得益于现代的水乡风情长卷。

  随着’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与旅游节的相继召开,和顺乡的知名度也越来越高,慕名而来的旅游者打破了小村的宁静,在这里寻找到自然清丽的本质,寻找到历史的传承与发展。这颗隐藏在祖国西南边陲的璀璨明珠正一点一点向世人展示着她的娇美与神奇。

                            王浩宇/赵红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吃在北京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相关链接
腾冲火山温泉自助游 (2000/08/15 11:26)
腾冲的惊叹 (2000/06/01 11:43)
侨乡腾冲交通状况全面改观 (2000/03/21 08:16)
云南腾冲建成火山公园 (2000/02/19 08:03)



新浪生活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739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