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心情 |
---|
http://life.sina.com.cn 2001年04月18日15:25 华夏旅游网 |
作 者:wjp 在那张中间有一条长长的裂缝的条桌前,我确信有一种情愫绊住了我的脚,禁不住地跨过拦着的红线,进入了游人止步的禁区。顾不得抹一抹灰尘,就这么坐了下去,影集里多了一张我微笑着趴在桌上认真作笔记状的照片。 请原谅我,一个爱好文学的青年人的孟浪和有失文明的违规操作。是照片上我身后的一块小牌子上书写的内容荡起了我心中的涟漪——这是延安文艺座谈会的会场旧址。 一九四二年的五月,杨家岭上的这一间小屋曾是个多么热闹的地方呀!我很遗憾自己在学习中国现代文学史时竟没能很好地注意到对于这一段史实的文字叙述,而现在,置身于历史的原发地,所有的文字立刻鲜活起来,往日尘封的记忆猛然间被撞醒了,抽象的文字成了具象的故事。这就是旅游的魅力。今天我所接受的该是一种地道的素质教育。也许此刻我坐的位置,郭沫若坐过,丁玲坐过,周扬坐过,贺敬之坐过......也许《兄妹开荒》、《小二黑结婚》、《白毛女》的故事就是在这儿萌芽的。 这仅仅是一个有着诗人气质的文学青年的浪漫主义的猜测。尤如与笔谈多年的心心相印的恋人的第一次的会面,在延安的每时每刻,我都沉浸在这种既陌生又熟悉的亢奋的情绪里。 1934年的10月,在经过多次的阵地战后,无法摆脱困境的中央红军决定撤离江西苏区,在历时一年经过二万五千里的长途跋涉后,陕北终于成为红军的最后的落脚点,这个至今仍然属于偏僻贫瘠的地方成为1935年到1948年红色政权的庇护所,成为中国革命的中心。无数代表中国未来和希望的精英纷纷云集这里。1937年1月,毛泽东来到了延安,他第一个落脚的地方是凤凰山。他的两位亲密战友,周恩来、朱德也一起住在山上的窑洞里。在小院里,一辆纺车——那个时代特殊的战斗武器——勾起了我们极大的兴趣。为了真切体会吴伯箫老先生描写的那份感受,三位游伴特意从服务部租了三套用纺车纺的布做的红军军服,坐在纺车前,做各种可能想到的姿势,自然“白鹤亮翅”是最后定格的一招。我们是抱一种轻松的心情体验那个年代的故事,吴伯箫老先生写“与困难作斗争其乐无穷”时,与那个年代也已相差了二十年,即使是过来之人,却也难免好了伤巴忘了疼。五十年过后,我来到了延安,亲身感受到了至今仍然不算富裕的百姓生活,进入了作为革命历史文物的窑洞和真实生活中老百姓仍然住着的通气、光照条件并不怎么样的窑洞(而且就在延安城内且数量不少),我深深地被震撼了,为革命者的乐观主义,为作出具大贡献和牺牲的延安人民,正是有了这样的革命者,这样无私地支持革命的人民和这样的精神,才有了我们今天这样的快乐生活! 在枣园的门口,我第一次品尝到了地道的陕北大红枣,我想这大概是那个年代最让人回味的食品了,软软的甜甜的的。我自然知道这已经不是枣园的红枣了,但这又何妨呢?我们到这儿来,绝不是单纯的观光,追求感官上的一时愉悦,而是为了追寻一个梦,一个儿时的梦,一个少年的梦。文化革命的神化使一大批革命圣地走入了人们的心中,吾辈此生也晚,没能挤上免费旅游的大串联的队伍,但延安于我是一个永远的诱惑,以至只有一天的机动时间,仍然乘夜班火车赶来了,而当晚则要跨越300多公里的距离返回西安以不误第二天上午回南京的飞机。 盘桓延安半日,延安的山水看不够,延安的风情看不够,还有许多的遗憾留在心间。离开延安前,我们站在延河边,以延河桥和宝塔山为背景留下了对延安最后的记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