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生活
 新浪首页 > 新浪生活 > 正文

广西北海生态环境改善 保护区内又见“美人鱼”

http://life.sina.com.cn 2002年10月14日23:25 新桂网

  儒艮,有一个美丽的别名——“美人鱼”。它与中华白海豚列为我国仅有的两种一级保护的海洋哺乳动物。著名的“南珠之乡”——北海市合浦县沙田海域,是我国惟一的儒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合浦儒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历史上儒艮栖息数量最多的海域。但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它们似乎失去了踪迹,许多人怀疑儒艮已经在这里灭绝。

  然而,近两三年来,越来越多儒艮在当地现身的迹象,使人们有理由相信:美人鱼又回来了!

  “美人鱼”珠还合浦

  沙田镇对达村养螺场的沈汝瑞是近年亲眼看到儒艮的人之一。今年6月,他开快艇出海,在保护区内的北墓盐场附近两次看到儒艮。

  在合浦儒艮自然保护区管理站的日志里,记录了今年来儒艮出现的踪迹——

  2002年1月7日,渔民反映有人在螺场看到“海牛”;

  2002年3月7日,渔民反映用拖网拖上“海牛”粪便;

  2002年3月7日下午,管理站办公室副主任庞子新出海巡查时,在距快艇100多米外看到两头动物一前一后浮出水面,疑为“海牛”;

  …………

  沙田镇海战村67岁的杨振平是当地与儒艮打交道最多的人。他告诉记者,就在记者采访前几天,一位姓杨的养螺工看到两头“海牛”。沙田镇渔政站的李武其也在一个叫乌泥沟沟口的地方见到3头。

  保护区另一位义务管护员傅乃则直接见证了儒艮的存在:1998年,沙尾村有人炸鱼时炸伤一头“海牛”,拖回后很快被宰杀分光,只剩下脑袋。“我听到消息,赶到码头,有人还怀疑不是海牛。我伸手进它嘴里拉出一把草,不是海牛还能是什么呢?”

  曾经遭受的劫难

  30多年前,合浦沙田海域出没的儒艮曾是许多人目睹的风景。

  14岁就出海的杨振平是沙田镇公认的“海牛权威”。他说,当地人对“海牛”从来是当做神物崇拜的,如果无意中捕到了,都会放生。

  这种情况到了1958年开始改变,当时的公社组织船队对这种个体庞大的群居动物围捕。仅据当时的生产记录,从1958年至1962年5年间,就有多达216头“海牛”被捕杀。

  沙田海域对“海牛”最后一次大规模围捕,是1976年冬天。当时,珠江电影制片厂、

复旦大学生物系、上海西郊公园、广西南宁动物园等单位,因“科研需要”要捕捉活海牛。当地政府组织渔民进行围捕。

  当时参加围捕的杨振平说,在那次围捕中,一共捕获23头海牛,只有两头是活的,一大一小,大的约300公斤,小的150公斤左右。因为运输不便,几个单位都不想要大的那一头。

  后来,那头小的被南宁动物园“抢”去,但刚运到南宁就死了。另一头要运往上海,但无法找到合适的运输工具,在沙田当地耽误了3个月后死去。

  流泪的家园

  沙田海域成为儒艮的栖息地,原因是这里生长着十分茂盛的海草。根据保护区管理站所作的资源普查,保护区内作为儒艮“主食”的茜草和龟逢草的草场约9000亩,然而,这一天然牧场正遭受着日趋严重的人为破坏。

  在沙田海域的13个沙洲,生长着一种当地特有的海产品,学名“方格星虫”的沙虫。为捕捉这种美味海产品,每天有成百上千的妇女在退潮后的沙洲上挖掘,海草的根也因此被挖得七零八落。

  当地有名的淀沙洲,因为挖沙虫,原有的3500亩海草,变成了零零星星的“瘌痢头”。而现在海草生长相对较好的北墓盐场和英罗港口的草场正与淀沙洲一样遭到破坏。

  对于海草的破坏与挖沙虫不相上下的是底拖渔船。这些小马力的渔船在10米以内水深的浅海区进行拖网作业,把大量海草连根拔起。沙田镇296艘底拖渔船,按计划要到2003年才全部报废。“不知道牛能不能等到那时候。有草有牛,草没有了,牛自然就没有了。”杨振平说。

  更令杨振平老人担忧的是保护区内的圈海养殖。从上个世纪初起,北部湾沿海兴起了前所未有的养殖热,儒艮保护区成了许多人眼里的“聚宝盆”,纷纷圈占滩涂、海域养殖文蛤、大蚝。

  这些养殖场不仅打下密密麻麻的界桩,还在界桩上围上两三米高的网。这些桩网隔断了儒艮进出觅食和活动的通道。

  屡禁不止的电炸鱼也加剧了儒艮生存环境的恶化。据杨振平老人估计,在沙田海域,以电鱼为业的泡沫艇超过200只。

  合浦儒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生的一切,印证着著名生物学家、

北京大学教授潘文石提出的“人类活动影响着儒艮的生活”的结论。

  权威的联合国粮农组织物种鉴定手册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全世界儒艮数量估计有10万头,“中国沿海由于海草被破坏,海水被污染及滥捕,儒艮的数量在近几十年内急剧下降,中国海域的儒艮处于濒危状态”。

  潘文石教授对儒艮的命运表示了极大关注。他说,儒艮与亚洲象有共同的祖先,2500多万年前进入海洋生活。北部湾的儒艮在中国海域中是独一无二的,又是整个世界所梦想的美丽动物,就这一点而言,我们就应该保护好它。

  65岁的潘文石教授告诉记者,他正在北海市寻找房子,打算建立一个儒艮实地研究基地。

  这位把毕生精力和心血奉献给野生动物研究、享有很高国际声誉的科学家充满感情地表示,对儒艮的研究,关系到一个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我们要保障北部湾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经济增长的同时保证良好的生态系统,也就是自然环境的保护,保证子孙后代继续生存。(梁思奇王志伟)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吃在北京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相关链接
组图:寻找“美人鱼” (2002/10/08 15:24)
关注生态 珍爱家园:寻找“美人鱼” (2002/10/08 14:23)
广西一捕杀过200多条“美人鱼” 老渔民现在盼“鱼”归 (2002/06/07 15:34)



新浪生活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739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