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揭开汗血宝马秘密:寄生虫作怪宝马流汗如血 |
---|
http://life.sina.com.cn 2001年04月26日09:14 辽沈晚报 |
根据《史记》记载,汉武帝时期,大宛有名马能日行千里,会从肩膀处流出像鲜血一样的汗水,被誉为“汗血宝马”,一直被人们视为有趣的传说。日前日本的一位马匹研究者宣称:他在中亚地区终于发现了传说中的“汗血宝马”,并将于本月30日向公众公布。但是消息传出后,我国的一些研究人员却认为,所谓的“汗血宝马”种群其实一直存在,而且并没有传说中那样神奇。那么,“汗血宝马”和现有的马种究竟有何关联?什么原因使它“流汗如血”?为什么千年来默默无闻,一直没有人提起?4月23日,记者为此再次电话采访了中国农科院畜牧所的王铁权研究员和沈阳农业大学的有关专家。 “汗血宝马惊现天山”? 这件事的起因是一位名叫清水隼人的日本人,他从1995年起就一直致力于研究中亚地区的骑术文化,当他得知天山附近仍有“汗血宝马”的踪迹时,就去天山寻找。去年8月,他在天山西部发现了一匹马,当其以高速疾跑后,肩膀位置慢慢鼓起,并流出像鲜血一样的汗水,这与《史记》中的记载极为吻合,他决定在本月的30日,在东京的马匹研究会上正式公布这一惊人发现。 清水表示,这次发现是把远古的丝路传说和现代串联起来的稀有证据。他还表示,在发现宝马的当地,人们都认为马匹“流血”是强壮和体力充沛的象征。 消息传出,立即有人站出来反驳:“汗血宝马”千年来从未消失,又何来“发现”? “阿哈马”就是传说中的“大宛汗血宝马” “汗血宝马”是清水隼人个人的“惊人发现”吗?对此,中国农科院畜牧所的“马专家”王铁权研究员告诉记者,所谓的“汗血宝马”其实就是现在的“阿哈马”,并不是什么遗失千年的品种,它在土库曼斯坦和俄罗斯还有上千匹的种群存在。 王研究员说,“阿哈马”在俄罗斯等地已有悠久的历史,有的个别马匹运动后会流出红色的汗水,即是俗称的“汗血宝马”。此马在土库曼斯坦和伊朗等地很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马术队和内蒙古自治区的牧场中都饲养有杂种的“阿哈马”,因此日本人发现的“汗血宝马”很可能就是流入我国的“土种”或杂种的“阿哈马”。 沈阳农业大学的畜牧专家告诉记者,“阿哈马”就是传说中的“大宛国”的名马,早在公元前101年就已经输入我国,是当地历史已有数千年之久的优良品种。1929年,俄罗斯将此马定名为“阿哈马”,建国后我们也曾多次引进这个品种,主要分布于内蒙古自治区一带马场,但几乎没有听说有流汗如血的。此马奔跑速度较快,跑完1千米仅需1分零5秒,有时甚至可以追上速度较缓的火车,并且此马体态十分优美,精神饱足,也许这就是古代誉其为“天马”的原因之一吧。 “汗血”原是寄生虫 但是“汗血宝马”真的如史书所说可以“日行千里”、“汗红如血”吗?其实“汗血宝马”也没有传说中那样神奇,红色的汗只不过是一种寄生虫的作用罢了。 王铁权研究员说,经科学验证,“汗血”只是一种寄生虫的作用,当人们用杀虫剂涂抹在马匹表面后,“红汗”也就随之消失了;另外“汗血宝马”也并不像传说中那样是“大宛名马”与野马杂交出的特有品种,即不是一种遗传现象,而是极其偶然现象,由于稀少,被不明原因的人们过于美化了。 王研究员说:“此马奔跑的速度较快,但绝达不到‘日行千里’,我国曾有的马匹一天可以跑200公里,已经是此中‘状元’了,事实上也没有任何一匹马能够达到每天跑1000里地,这只是我国古代形容马匹跑得快的一种夸张。”至于为何千年来人们都将其视为传说,王研究员只是一笑:“不能说默默无闻,只是只有内行的人才知道罢了。” 另外,沈阳农业大学的畜牧专家也告诉记者,“汗血宝马”与跑得快没有必然联系,事实上一些国外的优良品种如阿拉伯马等的奔跑速度也和它差不多,这就彻底打破了“汗血宝马”的神话。 小资料 据史书上说,贰师城附近有一座高山,山上生有野马,奔跃如飞,无法捕捉。大宛国人春天晚上把五色母马放在山下。野马与母马交配了,生下来就是汗血宝马,肩上出汗时殷红如血,胁如插翅,日行千里。《史记》记载,当年博望候张骞出使西域,在大宛国贰师城见了大宛宝马,回来奏知汉武帝。武帝欣羡异常,命使者带了黄金千斤,又铸了一匹与真马一般大的金马,送到大宛国去,求换一匹大宛汗血宝马。被大宛国王拒绝。汉使大怒,在大宛王朝廷上椎破金马。大宛王见汉使无礼,命人杀死使者,将黄金和金马都夺了去。汉武帝得不到宝马,发兵数万,令大将李广利统率,到大宛国贰师城取马,为了志在必得,把李广利封为贰师将军。 李广利兵困马乏,一战不利,退回敦煌,向皇帝请援。汉武帝大怒,命使者带剑守在玉门关,大发边骑,一共二十余万人,牛马粮草,不计其数,围攻大宛城四十余日,杀死大宛兵将无数。大宛的众人斩了国王的头投降,献出宝马。李广利凯旋回京,皇帝大喜,封他为海西侯,军官各有封赏。当日汉武帝大宴群臣,作了一首天马之歌,说道:“大一贡兮天马下,露赤汗兮沫流赭,骋容与兮万里,今安匹兮龙与友!”(本报记者高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