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7日7频道》内容文字版:做鞋

http://bj.sina.com.cn 2007年09月17日14:10  《7日7频道》

  《做鞋》编辑:刘春艳 摄像:杨宪坤

  有位老人,几十年含辛茹苦拉扯着一个残疾闺女,生活的艰辛在老人看来不算什么,她唯一的心愿是想给可怜的闺女买到一双舒适可脚的鞋,然而,就为了一双鞋,老人到处奔波,却始终没有结果。

  说话的大妈姓刘,旁边紧挨着的是她闺女,你肯定也看出来了,她是个先天残疾,您看,这都什么季节了,脚上还穿着毛窝呢,大妈说,没办法,因为毛窝它肥、它大呀,别的鞋根本穿不进去。

  大妈最大的愿望,就是什么时候,闺女能穿上一双合脚的鞋,奔波了几十年,大妈头发都熬白了,自己70多了,闺女也40多了,跑遍了北京城,就是找不到一双合脚的,这么多年,总不能叫孩子光脚丫子呀。

  不会做鞋,只能买那大号的肥的回来加工。又是海绵又是皮子,弄那么厚,就是为了走的时候软和点,不磨脚,可是。特别是冬天,天寒地冻,再加上鞋不合适,满脚都是冻疮。多少年,这事成了大妈的一块心病,孩子小的时候,可以背着可以抱着,可现在70多岁的人了,哪还抱的动呀,真要有一天,自己不在了,闺女这脚怎么办,到时候连个给她改鞋的人都没了。眼泪,为鞋而流,当妈的只求有那么一双鞋,不用漂亮,只要不磨脚不疼,孩子不受罪就行啊。听到这,谁心里都不是滋味,不光我们,整个社区所有人都被刘大妈感动了。

  大家伙心里都憋着一股劲,说什么也得帮大妈了了这桩心愿,街面上买不着合适的,那就找人做,大家就不信,这么大的北京城,找不着一个会做的。

  查了好几家鞋厂的电话,一个一个的打。这边打电话紧着联系,那边也没闲着,索性走街串巷,见着卖鞋的就打听,您这能管做鞋吗。

  问了一大圈,结果回答都一样——做不了,要说确实也难,举个例子,做鞋得有鞋楦吧,一个鞋楦就好几千,又不是成批量生产,谁愿意单给你做呢,成本太大,再说了,这样的鞋谁也没做过呀,就算是有这个心,也没这个力,谁也不敢应这个活儿。事情到了这,真有点进了死胡同的感觉,难道这事就这么算了,想想真是不甘心,怎么着也得再努把力,这时候,我们大家伙不约而同的又想起一个地儿。

  同升和,老一点的北京人都知道,这可是北京的老字号,专门做鞋的,定做一双鞋,普通的也得六七百呢,里面师傅手艺肯定不赖,可人家会答应吗。一问,当头儿的姓张,记者也是开门见山说明来意。太好了,记者喜出望外,经理也是个热心肠,一听这事,也被感动了。这位张师傅可是同升和里的大腕,技术没的说,既然答应了,说办就办,要做鞋得先量好尺寸呀,走,带我们去看看吧。自打师傅来了,大妈也看到希望了,连邻居都替他们高兴,这位大姐平常就老过来帮忙。鞋终于做好了,还是纯牛皮的,一碰,摇来摇去,就跟个不倒翁似的。猛一看不像鞋,但是还得让人能穿上,是双鞋,外头禁磨,里头还得软和,不能硌脚,想着就够难的,张师傅说,这二十天,没干别的,就跑这事了,他也是一边琢磨一边做,一边做一边改。

  鞋做好了,谁都替大妈高兴,但是又有问题了,这鞋得多少钱呀,前面不是说了吗,定做一双鞋,最普通的都得六百,像这么费心,这么费力,花了这么长时间,材料费、工时费怎么算呀,就在这时候,谁都没想到,同升和主动表示,钱,一分不收,这次免费给她做了。听到这消息,记者也是喜出望外,大妈知道了肯定高兴,这时候真有点迫不及待了,走,赶快给大妈送去。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