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世界九大夜生活圣地(图)http://bj.sina.com.cn 2007年05月09日08:24 北方网
1、伦敦 如果像他们一生活在伦敦,你可以…… 花4.1英镑购买“非高峰时段”地铁通票,在伦敦最中心一、二区不限次数乘坐。 花11英镑在莱斯特广场的华纳电影院看一部好莱坞大片,夜场。 花2.96英镑在诺丁山的威灵顿爵士酒吧喝一杯一品脱的STELLA啤酒。 花3.29英镑享用麦当劳的“超值套餐”,加30便士可以将薯条和可乐由中型变成大型。 花5英镑乘坐着名的“黑色出租车”从唐人街到国王十字路,起表价2英镑,其中不含任何里程。 伦敦历史久远,尺寸巨大。作为一座城市,它的个性在于让人很难用简短的文字或语言来描述它的个性。若问这个城市里没有什么,任凭你苦苦思索3分钟,能够想出来的答案也许只有英国大使馆。只要在伦敦生活或者停留过,谁都会以为自己接触到的伦敦是最特别的伦敦,跟别人所知的伦敦不同,甚至将此视为自己和伦敦之间的小秘密,仿佛全然忘记了这个城市有740万常住人口,每年还有3000万外地访客。 我们只关心伦敦个性中的一小部分。幸好英国首都也跟欧洲其他古老城市一样,保有永远年轻的一面。每当天黑之后,各大教堂、美术馆、博物院闭门谢客,只留守夜人守着他们安静寂寞的夜,似乎整个伦敦只剩一个地名尚未沉睡,尚有意识,这地名便代表着夜里无限的活力和所有的可能。假如有本书叫做《世界青年夜生活圣地手册》,而且不按英文字母表排序,那么你在第一页就会找到这个伦敦的地名——SOHO。 SOHO位于泰晤士河以北,现代伦敦的心脏部位,是由北面的牛津街、南面的沙夫茨伯里道、西面摄政街、东面的查林十字路划出的一片区域,最繁华的当数沃德街和东边平行的迪恩街、河口街和希腊街。当年的SOHO并非为夜而生,很久很久之前曾经是农场,后来又变成皇家公园,并因此而得名: “SOHO”原为进行狩猎活动时的吆喝声。这片猎场在17世纪被出售,作为城市的一部分得到发展,并于18和19世纪吸引了大量难民和流亡者。来自各个地方的鱼龙在这里混杂,复杂、多元的气氛令SOHO名震天下,一度吸引了许多作家、音乐家、艺术家和思想家,其中就有我们熟悉的卡尔·马克思。直到19世纪末,SOHO才确立了它作为伦敦夜生活中心的地位,并且一直将桂冠“蝉联”至今。 今天再对出租车司机说出“SOHO”这个地名,起码不用像当年的猎者那样大声吆喝。这里有最好的酒吧文化,一些餐厅和酒吧堪称世界顶级,其他餐厅和酒吧则因为地处SOHO而为人所知。“夜生活”的含义在一个世纪里也有过不小的变化。比如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色情业在SOHO蓬勃发展,经过1991年警方的集中扫荡之后,这个古老的行当才被压制在成人演出、成人杂志和成人录像带等等稍微“收敛”的方式中;又比如区内的“伦敦华埠”近年来变成夜生活越来越重要的部分,因为在深宵时分,西式餐厅早早停止供应食物,只有唐人街后劲十足的中餐馆能够满足被酒精撩拨得发出声响的肠胃,以至于经常出现华裔服务生用力顶住大门、防止东倒西歪的排队者一拥而入的奇景。SOHO最近一次成为新闻焦点只是在四年之前,一次针对同性恋酒吧的BoB!!!袭击造成3人死亡、超过80人受伤,震动整个欧洲的同性恋社群,罪行的策划者被判处6次终身监禁,可惜他只能享受其中的一次。 SOHO成名太早,哪怕没有人要颠覆它的地位,也有人要怀疑这四个字母是否已经过时。但伦敦的个性只会让人越来越难以用文字或语言来描述,而SOHO总是强有力地浓缩这些仿佛稍一松手就要向各个方向狂奔而去的个性,坚持着它多重的身份:伦敦的夜生活去处,伦敦的华人中心,伦敦的同性恋圣地,伦敦的红灯区。深不可测的包容性令各种元素得以共存,无论新潮古典、东方西方、好的坏的…… 且慢,在SOHO这个地方,已经很难轻率地判断“好”跟“坏”,如果一定要尝试总结,那么“坏”的稍微容易理解,不外乎这里的肮脏和混乱; “好”的则复杂一点,基本上就是SOHO这四个字母今时今日的含义、地位和号召力,还有这里的人。SOHO散发着无法复制的边缘、刺激、危险的气息,能吸引足够酷的人执着地来到这里,寻找他们想要的新鲜感或者归属感。 2、巴黎帕里斯 如果你像他们一样生活在巴黎,你可以…… 花10欧元购买10张中心区的地铁票,每票乘坐一次。 花6.5欧元享用麦当劳的套餐。 花8.9欧元在蒙巴纳斯的MIRAMAR电影院观赏一场商业电影。 花上2欧元起表、每公里0.6欧元的价钱在非节假日的早上7点到晚上7点乘坐出租车,节假日和晚上则为每公里1欧元。 花每小时2欧元的费用把车子停在路边。 巴黎是欧洲大陆最繁华的城市之一。 3、柏林 如果像他们一样生活在柏林,你可以…… 花0.95欧元在地铁站的售货亭买一罐可口可乐。 花2.65欧元在麦当劳吃一个巨无霸汉堡。 花3.5欧元买一束玫瑰。 花4.5欧元在CINEMAXX电影院看一场《美国派3》那样的电影。 柏林不同于欧洲的其他大城市。它的面积极大,而且透出非比寻常的大气,这里的树木比巴黎还多,这里的桥梁比威尼斯还多,整个城市约有1/3的地面被森林、湖泊、河流和公园覆盖——在大多数情况下,“有……的表面被森林、湖泊、河流和公园覆盖”是用来形容国家的,不是用来形容城市的。欧洲的名城都至少会在外表的层面上努力地维持它们骄傲的历史感,而柏林则另类地给人以“仍在建设中”的强烈印象,各个部分都有现代建筑强势冒升。 如果表达得难听一些,从某些角度看柏林有点像个巨大的工地。但表达就是这样一种骑墙的东西,既然有难听的,就一定有好听的,而且好听得让任何人听了都乐于点头赞同:柏林富有更加明显的动感和生机,更像一座迅速生长中的年轻城市。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