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非小城用盐块换黄金(图) |
---|
http://life.sina.com.cn 2006年08月16日08:07 BTV7《健康生活》 |
走进撒哈拉中心 开车寻找骆驼队 英语有句俗语叫“at Timbuktu”(在廷巴克图),意思是很遥远的地方。这么多年,我一直以为廷巴克图是个虚构的地名,直到有一天我到了那儿后才知道它是真实存在的。别看它今天不再繁荣,可在16世纪时它可是世界金融中心,比纽约、巴黎、伦敦都神气。
驼队进城要花一整天 廷巴克图是西非马里共和国的一个小城。它位于撒哈拉沙漠中心一个叫“尼日尔河之岸”的地方,是尼日尔河跟萨赫勒陆路通道的交汇点。它的辉煌历史起源于一条重要的贸易通道——盐路。这条路横贯撒哈拉沙漠跟丝绸之路齐名。阿拉伯商人赶着骆驼队从开罗或的黎波里一路跋涉而来,廷巴克图则是这一千多公里风餐露宿的终点。 商队的货物是从欧洲和中东运来的食盐,对不产盐的西非内陆国家来说,那就是白色的金子。当年在廷巴克图,一磅盐可以换一磅黄金。那时的驼队声势浩大,动辄几百上千,光进城门就要花上一整天时间。 17世纪以后,骆驼逐渐被大西洋上的海船取代,廷巴克图也跟着衰落了。但每年12月左右,仍有小型商队光顾这个小城。“廷巴克图七日游”的广告里说游客可以“亲身体验驼队从身边走过的感觉”,看到这里,我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很快就从纽约出发了。 廷巴克图再往北就是茫茫的撒哈拉:北上,这里是最后一块绿洲;南下,这里是历险的终点。我坐在飞机上往下看,远处沙漠里有一条长龙缓缓向南推进,阳光在“龙”身上反射出耀眼的光,想必那就是传说中的骆驼商队了。 城市里铺满沙子 来机场接我们的当地导游叫穆罕默德·阿里。虽然廷巴克图地处西非,我们导游的五官却更接近阿拉伯人,他围头巾,穿海蓝色长袍,身上挂着精美的佩刀。果然阿里自我介绍说他是撒哈拉游牧民族——托尔勒族的后代。 托尔勒族是撒哈拉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但因为是少数民族,直到1994年,托尔勒人在马里都还没有公民权,也没有受教育的权利,连说话都会被禁止。阿里从小被父母送到麦加,后来又到阿拉伯和埃及留学,因此会讲流利的英语、法语和阿拉伯语。 阿里先开车带我们绕城一周,廷巴克图城外是一道5公里长的城墙。因为是贸易中心,城里到处是市场和广场。小城有两个中心,津加里贝尔清真寺和已经变成大学的桑克尔清真寺,所有的道路都是从这两个清真寺向外延展。走进廷巴克图,我发现自己第一次走在完全是沙子的街道上。 盐块像大理石板 第二天一早,阿里先开车带我们出城去看驼队,与其说“看”不如说是“找”,因为沙漠里没有路,因此商队也没有固定的路线。我们坐车逛游了两三个小时都一无所获,突然导游把方向盘猛向左打,指着远方说:“看!” 张望了半天,我才发现一支骆驼队正不紧不慢地前进着。因为骆驼怕生,阿里把车停在离驼队30多米远的地方。远看驼队很壮观,主人用绳索把骆驼连成一线。骆驼们像受过训练的皇家卫兵,各个目视前方,就连前进的步伐都准确统一。每头骆驼都背着两块盐,盐块长3尺,宽1尺多,切得整整齐齐。这才想起来昨天在廷巴克图城里的市场上看到过一模一样的盐片,我当时还以为是大理石板呢! 一个多小时后,最后一只骆驼从我们的视线里消失。我数了数,大概有60多匹骆驼。(来源:国际在线/世界新闻报 王问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