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规范用药九成癌症患者可无痛(2)http://bj.sina.com.cn 2007年05月23日11:06 广州日报
据介绍,三阶梯用药原则强调按阶梯用药、口服给药、按时服药、个体化给药,同时还要注意具体细节。专家指出,按阶梯给药是由弱到强,逐渐加量,不要等病人需要了才用,而是有规律地按时用药。坚持个体化原则即不受所谓的“极量”限制,而以达到有效镇痛为目的。研究表明,按照三阶梯给药原则,有80%~90%的癌症病人疼痛缓解。 那么,三阶梯止痛方案在临床上是怎样应用的呢?广州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化疗一科的喻庆薇主任告诉记者,在给患者看病时,医生会先听病人是如何对自己的疼痛进行表述的,并按照他的表述去归类,然后对症下药。例如:一位72岁的老人的病情是肺癌晚期,再加上骨转移。患者说,他的后背部、腿部、胯部都疼痛,像针刺一样的疼痛感觉,而且还有触电感觉。这时医生就问病人,如果把疼痛分为10级,你觉得自己属于哪一级。病人觉得自己可能处在5、6级的样子。这样医生就可以判断出病人的疼痛属于中度疼痛,可以使用弱吗啡类的药物。 注射吗啡止痛才会上瘾 “几乎所有的人,听到吗啡都会想起鸦片、毒品。对这类止痛药的恐惧心理不仅在患者本身及其家属那里都非常普遍,甚至很多医护人员也非常担心患者使用镇痛药物会导致药物依赖。”张华说。 张华表示,这中间存在着人们对一些吗啡止痛药错误的认识。在西方发达国家,吗啡是最常用的止痛药,只要用得好就能获得很好的止痛效果,只是很多人使用不当,把吗啡当作毒品来吸食,危害社会。据了解,在国外的医学调查中有数据显示,使用吗啡致使上瘾的病人只占千分之二,因使用吗啡止痛上瘾的,基本都是针剂注射。 专家介绍,实际上,我国医用吗啡使用量很小,远远低于许多发达国家,和西方相比,我们的人均吗啡量排在世界倒数的位置。实际上,吗啡在作为止痛药的使用上,只要合理适量,不用注射方法,都不会让人上瘾。 “吗啡只有在注射的状态下进入人体或者一次性过量使用,使得血液中一下子达到某个峰值,才会有毒品的效果,才会让人上瘾。”张华介绍说,一般来说医生给癌症病人的治疗中,都会合理使用,而且使用的都是口服和贴剂,根本不会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只要一吃就上瘾。相反,对癌症病人止痛的药物中,吗啡类的止痛药相比非吗啡类的副作用还要小,止痛效果也要好,是目前肿瘤医生比较认可、推荐的止痛药。 物理、心理治疗有助止痛 中山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肿瘤科谢德荣副主任告诉记者,对于肿瘤病人的镇痛治疗一般来说医院主要主张口服药物治疗,但是有些时候物理介入治疗的方法也可以参考使用。现在比较常见并且比较有效没有什么副作用的物理介入治疗主要是超声波热疗,能达到缓解重度癌症患者的疼痛。 另外,亲人对患者的鼓励,或者语言交流,音乐、香味、图画、文字等都能达到止痛目的。采取这类“心理止痛”方式时,要注意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通过发泄、劝慰、暗示、分散注意力等帮助病人调节心理状态,在心理及精神上给予病人良好的支持,从而使其达到心理镇痛的目的。 逾一成非专科医生不知止痛原则 据了解,治疗癌症疼痛最常用也是最基本的方法即为药物疗法。但是,仍有相当多的医生或癌症病人对药物止痛不了解。 如一项调查发现,对中重度疼痛病人进行止痛治疗时,有13.25%的非肿瘤专业医生首先选用杜冷丁。但杜冷丁的止痛作用为吗啡的1/8,止痛时间只能维持两个半小时至三个半小时。而且该药在体内代谢后会产生有中枢神经毒作用的物质,癌症病人在大剂量用此药后必然会造成积聚,出现中毒,可出现震颤、幻觉、抽搐、肌痉挛和癫痫发作。因此,杜冷丁只可用于短时的急性疼痛止痛。 专家介绍说,应用止痛药时要注意:应从最简单的剂量方案及创伤最小的止痛疗法开始;最好口服,如不能口服应考虑直肠或经皮下给药;不要采用安慰剂治疗癌症疼痛;患者出院后应给予书面止痛治疗方案。 更多精彩文章,尽在<健康生活>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