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译现代中国男女择偶密码(图)(2)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26日10:59 四川在线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破译中国男女择偶密码

  在中国的

传统文化中,认为挑选一位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和自己相当的伴侣是十分必要的,正如中国古语所表明的那样:“门当户对”。

  在现代社会,这一原则逐步演化为要寻找一个在教育水平、职业和个人收入方面与自己相近的伴侣。

  最终成为夫妇的两个人,到底在什么地方上相似,可能至少依赖于两个因素:

  一是动机:个人是否愿意选择同样具有这个特征的人作为伴侣;二是能力:个人是否能够找到并且吸引这样一位相似的伴侣。最重要的是,一个人寻找相似伴侣的动机和能力在不同的文化和领域是有所不同的。

  许多西方文化是强调独立自主的个体主义文化,个体倾向于将自己看作独特的、与众不同的,甚至在诸如婚恋关系和亲子关系这样的亲密关系中,强调的仍然是个性。

  一个人如果跟别人具有同样的处事态度,可能双方都会感觉良好,感觉脾气相投;但是个性相同,可就不见得有很好的感觉,极少有人会对自己完全满意,如果对方完全把自己的缺陷呈现出来,自己可能就不会感到很舒服。

  另外,就算恋爱对象跟自己很相像,很吸引自己,也让人满意,也不见得就是选择伴侣的必须满足的优先条件。换句话说,西方人并没有强烈的动机去积极寻找一个克隆了自己人格的配偶。

  相对而言,大部分东方文化本质上是集体主义的。集体主义文化一个最主要的特点是他们强调人际间的共通性。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30,6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