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派苹果派 |
---|
http://life.sina.com.cn 2001年07月25日13:05 申江服务导报 |
“派”是英文“PIE”的谐音,是用油脂和面烘烤的点心,点心馅一般为水果或肉。 仅仅一个简单的苹果,奥地利糕饼师傅,用它设计出口感与颜色多变的甜点,让人不能不佩服他们的想象力。林德莱是个奥地利厨师,可他却会叽哩刮拉说一口上海话,什么“帮帮忙”“不要拍马屁”啦,一问,原来太太是上海人,而他在亚洲也工作了9年。 目前,林德莱担任浦东香格里拉酒店“饼房厨师长”,同时兼职酒店中国南方区的“区域点心厨师长”,要不是这几天酒店举行“苹果派盛宴”PARTY,记者是决计无缘认识他的。 如同所有糕饼师总是构想将一座座宛如圣母院、艾菲尔铁塔般的建筑搬上蛋糕一样,林德莱也一直在研究苹果。“这个让亚当和夏娃又爱又恨的‘禁果,是老外最爱的食材,它的历史甚至可以追溯至17世纪。” “之所以如此受挑剔的老外欢迎,并非一人高呼:‘吃苹果喽,青春健康永长久所致,而是完全发自大家的内心、真真正正的‘全民运动———既可解荤腻,又营养丰富,让人真真正正地生津开胃!”林德莱比划着说。 像是和苹果“做对”一样,据法国美食宝典粗略的计算,法国有900种以上料理苹果的方式;从煮的,炸的,烤的,煎的,到压汁,发酵酿酒,手法完全不同,连鼎鼎大名的塞尚都说:我要以一个苹果征服巴黎。 林德莱说他会做3种以上的苹果派。美国式的:上面撒些糖粉、葡萄干,还要放些盐(挺怪的);奥地利式的:很大的容器烘制,口味有一点软,上面撒些杏仁,有点“乡村”的味道;法国阿尔萨斯式的:是用青苹果做的,有一点酸,苹果切成薄片,加鸡蛋,糖、芒果。 说到法国“阿尔萨斯式”的,他来劲了:有个传说,有一位当地老祖母,为了招待客人,自己动手制作一个苹果派,出炉时,不小心整个烤盘底朝天地翻在了地上,老祖母一看,客人马上就要到了,急中生智中她将地上的“派”翻了个身,端上了桌。没想到这翻了身的“派”竟是另一番美味,于是“阿尔萨斯苹果派”出名了。“其实,人们爱吃苹果派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它的烤制过程有趣。”林德莱归纳道。 端出的三种苹果派,果然有着不同的颜色,每一种颜色,都恰如其分地掌握了糕点本身的个性,入眼之际,对它的美味已是了然于心了。 他还建议,若你有精心烹制早餐的习惯,建议你可以加糖水煮烂,做成麦穗色的“苹果泥”或者“苹果果酱”,涂面包吃;若是再搭配苹果制成的“苹果酒”,那一餐下来,简直比百分之百还要完美了。 中国式苹果派的原料 植物油2.5两、黄油50克(市售的“万年青”油是100克)、自发粉3两、普通面粉3两、糖及盐,将两个较大的苹果(最好是富士)洗净、削皮、去核儿、切成半月牙薄片备用。 一只苹果———抗拒农药、远离虫子的苹果,在树下,等另外一个苹果,等待它从天而降时迎头赶上,双双砸成———香甜的苹果派 有时爱情就像这凝固成“糟糕”一团的苹果派,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卖当劳语录:小心馅汁烫嘴!》(文/本报记者邓俊摄影/江乔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