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生活
 新浪首页 > 新浪生活 > 正文

美食的失落

http://life.sina.com.cn 2001年05月24日14:03 大华网-汕头都市报

  近年来,虽然一轮又一轮令人眼花缭乱的饮食新潮在我们身边此起彼伏,可是一段时间后,不少人仍然大失所望。于是经常听到成年人在孩子面前不无失落地感慨:我小时候吃过的美味是如何如何令人陶醉。

  人们不禁要问,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进步,随着食品菜肴的丰富多样,真正的美味,难道真的风光不再了吗?美食,还会重现往昔令人向往的百般魅力吗?

  通常所说的“肉多厌肥”可能是最简单和合理的解释。可是在这简单的回答背后,我不能不想到它一定有着更为深刻的社会原因和人文原因。在一个社会的转轨变型时期,人们从观念到行为都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改变和不适应。包括我们原有的文化也会受到一定的冲击。而作为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饮食文化,同样会在社会变动的过程中出现动荡不定和相当繁杂的现象,从而交织成多样和多变的饮食景观和饮食时尚。

  

美食的失落,是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探讨。

  一是个性化的丧失。饮食市场的兴旺发达是社会物质增长的必然结果。当铺天盖地应有尽有的烹饪原料涌向饭店酒家的时候,我们的第一个反应是如鱼得水,第二个反应是应接不暇,第三个反应是无所适从。无所适从的结果当然只能是顺应潮流了。于是模仿、跟风、共性化的倾向成为这些年来餐饮市场的一大特点,也是一大弊端。新开张的酒家不断地崛起,一家比一家更光彩夺目、容光焕发,一家比一家更新潮、更文化、更注重包装。可是这些饭店酒家的菜点,却很少见到有与众不同的特色。美食的个性,被淹没在千篇一律的共性中,被消解在杂乱无章的迎合中。

  美食需要沉淀,拒绝浮躁。追求新奇和变异的时尚,同样在人们的饮食生活中得以体现。应该说这对饮食市场的发展既有积极的促进的一面,但同时不可避免也带来消极的负面影响。至少,盲目追求菜肴和口味的变化,盲目推出新潮菜点的结果,助长了餐饮业急功近利的浮躁之风。于是最需要时间沉淀的美食精品必然呼之不出。

  二是食文化的衰退。餐饮业的发展和普及与美食文化的提高没有必然的联系;相反,由于我们从吃饱到吃好的演进过程特别短暂,不少人在较短的时间里从温饱走向了小康,可是在饮食文化修养上却很难同步地得到相应的提高,或者说准备不足,或者说很难积累形成懂行的美食家。

  这是美食缺失的主观性原因。现代人在无所顾忌的饮食消费中已经对传统的美味有些麻木、迟钝了,影响了感受美味的能力。人的感受能力需要经验的指导,但是过度过多的重复刺激必将钝化这种感受能力。据说职业的品酒师是严格限制平时喝酒的,怕平时喝得过多会影响品酒时的灵敏度和准确度。如今消费水平提高了,人们吃得太多,吃得太好,吃得过于精细和讲究。这种饮食习惯对于养生和健身带来的危害这里不去说它,就是从品味来看,也是有害无益的。古人说,“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人们的味觉同样如此。衰退了的味觉在任何美味面前都失去了敏感和激情。(经文)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吃在北京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相关链接



新浪生活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739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