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锋漫谈:走进后录像机时代 |
---|
http://life.sina.com.cn 2001年05月25日11:10 都市生活 |
在美国业界热烈讨论后PC时代来临的同时,擅长家电产业的日本业界也提出了“后录像机时代”。它指的是诸如以数字VHS录像机、DVD-RAM和HDD为记录媒体的新一代录像机。 顾名思义,新一代的数字录像机自然必须经过数字化。原则上,其容量至少应该能够录制2小时以上的数字影像压缩资料。目前,商品化的DV数字摄像机已经较早地应用于家用摄像机领域,其磁带体积比8mm(V8/Hi8)摄像机小42%。另一种作法则是把现有的VHS磁带加以数字化。将磁带作为记录媒体的构想非常实际,它能够把已有资源充分再运用.例如,把录像机的机械部分稍作改进,而不需重新设计.电路方面则需嵌入数字影像编解码功能,业界也已开发较长时间。DV磁带也有大小之分,小型磁带通常用于家用摄像机,容量为22GB;大型磁带比VHS录像带小7%左右,容量为100GB。 数字录像机的最大优点是容量高达44.4GB,足以存储7小时的MPEG2格式高清晰度影像。仅凭这一点就轻易地击败已发展多年却直到1999年秋季才商品化的4.7GB版本DVD-RAM可擦写光驱。由此看来,数字录像机具备商品化速度快、相对便宜和高容量的特色,并可在不需要转接器的情形下与VHS、S-VHS录像带向下兼容。 硬件方面,第一代数字录像机的价格是12-20万日元,而现今S-VHS录像机的售价是4-5万日元,VHS录像机则为1万5千-3万日元。很明显,数字录像机的价格距离市场普及的可接受范围尚有一段距离。据日本某家电制造商表示,具备编码和长时间录像的机种可望在2002年时降至5万日元,接近现有S-VHS录像机的水平。即两年内将下降3/4的价格,但高档机型才具备MPEG2编码功能。降低成本的方法是尽量把数字录像机的机械部分与VHS、S-VHS共用。目前推出的数字录像机,除磁头和VHS、S-VHS录像机不同外,其他部件大致一样,同时还加装MPEG2编码器和IEEE 1394接口。 数字录像机最大的劲敌来自于可擦写光盘。在后录像机时代,有可能取代录像机的解决方案就是硬盘(HDD)和下一代DVD的组合。HDD能够弥补可擦写光盘在短期内需频繁写入能力的不足,例如录每天的晚间新闻和电视连续剧等。从同是可抽取式存储媒体的角度来看,可擦写光盘在任意存取的能力上的确要比数字录像机好得多,但容量方面处于劣势,亟待提高。 20-30GB的下一代光盘能否商品化的关键在于激光读取头。目前,日本日亚化学工业公司和松下公司拥有410nm波长的蓝紫色激光光源技术。届时其技术能否成熟到商品化的阶段,将影响HDTV录像机上市的时间。容量达到20-30GB的下一代DVD,可记录2小时的HDTV影像。碟片方面,则采用单面或单面双层方式进行记录,二者各有利弊。总之, 在与现行DVD的向下兼容和容量扩展等两方面,还不能两者兼顾。而过去两大DVD阵营互争主导权的现象毫无疑问地将重现在下一代DVD上。随着激光头量产技术变得可行,这个问题将逐渐提到台面上来。(一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