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利浦降价的警示 |
---|
http://life.sina.com.cn 2001年05月23日10:18 广西日报-当代生活报 |
5月12日,“让我们做得更好”的飞利浦打出了“挑战极限性价比——买高档彩电,到飞利浦比价格”的口号,宣布其全平高档彩电全线降价10%,降价幅度在600元到1000元。 据了解,此次飞利浦参与降价的共有10款机型,其中7款为新近推出的全平系列,包括新近上市的第三代和第二代100赫兹的两款机型。如29RF100EX、29EF100和29EF100LX,都代表了目前市场上29英寸全平100赫兹彩电的较高水平,其应用的第三代100赫兹技术“数码自然动感”和第二代100赫兹“数码扫描”是飞利浦的最新研究成果,有的机型是今年3月份才上市的新品。 一贯坚持走中高档路线的飞利浦为何不惜血本,与国产彩电展开贴身肉搏?据飞利浦消费电子市场部经理郭昌宏介绍,“五一”期间,飞利浦的高层领导与彩显厂家经过几轮谈判,彩显厂家降价达60%,而彩显占彩电制造成本的60%,彩显降价为此次飞利浦发动价格战腾出了利润空间。此外,飞利浦彩电苏州公司去年产销达100万台,已具有规模优势,制造成本开始下降,加上国际型企业科学管理带来的管理成本的削减和物流周转的高效率,都为飞利浦“过江龙迎战坐地虎”奠定了基础。 洋彩电也要降价,国内彩电怎么看?长虹新闻发言人刘海中认为,飞利浦率先大喊降价,说明前段时间,长虹用“国礼机”降价、遏制洋彩电上升的行动发生了作用。 此次长虹发动的价格战,有着深层背景:由于美国、日本的经济不景气,国际彩电巨头纷纷看好中国市场的“含金量”,眼下中国的家庭进入彩电换代期,中国彩电市场迎来新一轮消费高潮,洋彩电借WTO带来的“利好”行情,纷纷投入巨资在中国扩大生产规模,大连东芝、山东松下、上海索尼、苏州飞利浦、沈阳LG、南京夏普的生产能力都在百万台以上。 这些洋彩电在中国的生产能力加起来已达到1500万台,中国彩电生产企业有80多家,生产能力达到2500万台,而中国的市场需求量仅有2500 万台,竞争必然残酷。因此,长虹在这些“狼”进来后还未壮大前,再次拿起“价格”武器,予以痛击。 但是,市场上打价格战,并不妨碍技术上进行合作,该合作的还要合作。正如哲人所说,世上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利益是永恒的。 国内另一彩电巨头创维的总经理杨东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飞利浦降价早在意料之中,随着洋彩电在国内的生产规模加大,成本自然会降下来,降价是迟早的事,东芝、松下随后都会降。其实,洋彩电一直在降,只不过这次喊出来了。 目前,在技术方面,洋彩电并没有绝对领先,只不过在某些领域领先一点。但中国市场千差万别,只要找准自己的目标消费者,大家都有饭吃。在营销网络方面,短期内洋彩电还处于劣势,无法与国内几家巨头竞争。从某种意义上说,洋彩电加入价格战,会加速中国彩电业的整合步伐。 孙子曰:兵不厌诈。此番飞利浦降价,是不是故意抛出诱敌深入之计?一方面,发动价格战,将国产彩电引入价格战陷阱而不能自拔;另一方面,等国产彩电打得精疲力竭之时,再从侧面包抄国产彩电的后路,利用其在品牌、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大肆并购国产彩电 。那时候,极有可能出现的便是“庄家通吃”——有钱的外资企业坐收渔翁之利。此招不得不防!去年12月,南京夏普电子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竹中正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曾表示:“21世纪,一切都是新的!”过后不久,东芝、松下、飞利浦、GE等国外家电巨头也纷纷在不同场合表露出相同的意思:经过多年本土化操练,洋品牌已不再惧怕“中国功夫”。(赵为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