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结构导致脂肪肝年轻化 | |
---|---|
http://eat.sina.com.cn 2005年01月28日09:54 北京现代商报 | |
“饮食结构的改变和饮酒人数的增加以及药物影响等因素,导致脂肪肝患病率持续上升,尤其是城市白领,患者越来越年轻。”北京佑安医院院长赵春惠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说。据了解,近年来,脂肪肝的发病年龄趋于低龄化,而几年前的资料认为,脂肪肝多发年龄应在41-60岁。虽然脂肪肝发病者多且年轻化明显,但多数脂肪肝者并无明显自觉症状,仅少数患者会有食欲减退、恶心、腹胀、肝区不适等症状外,该病常在体检做B超时才发现,故未引起公众太多关注。然而,目前因肥胖、酒精中毒、糖尿病所致的脂肪肝,已成为仅次于病毒 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被媒体常常引用的一组数据显示,脂肪肝目前的发生率较5年前增加了50倍;在一些医院的健康体检中,脂肪肝检出率最高,达50%;那些“主力”白领的脂肪肝患病率达30%;60%-90%的肥胖者,都患有脂肪肝。肥胖和酒精是致病主因 脂肪肝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它可能有多种原因引发: 最常见的是营养失衡性脂肪肝,即营养过量与某些营养素不足,均可导致脂肪肝,约半数肥胖者可发生脂肪肝,肥胖人数增多,则此类脂肪肝者也明显增加; 其次是酒精性脂肪肝,酒精会损害肝细胞,酗酒是发生酒精性脂肪肝的重要原因; 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肥胖型糖尿病,脂肪肝的几率高达50%-80%; 其他化学性致病因素,如工业毒物、药物等,以及丙型肝炎病毒、遗传易感性等均可导致脂肪肝。 年轻人的脂肪肝,多为隐匿性,缺乏特异的临床表现,常在体检或高血压、胆石症、冠心病等其他疾病就诊时发现。大多数患者无自觉症状,少数患者会感到腹部不适、右上腹隐痛、乏力等,肝脏轻微肿大。脂肪肝的临床表现与肝脏脂肪浸润的程度成正比,在肝内过多的脂肪被移除后症状可消失。伴随脂肪肝的发展,患者可由肝纤维化进展为肝硬化。脂肪肝应该尽早治疗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具有分泌胆汁、储存肝糖原及解毒等重要机能,是人体的重要器官,脂肪的消化、吸收等过程离不开肝脏,多种药物也通过肝脏代谢,若肝脏脂肪代谢功能发生障碍,将会影响整个机体健康。据专家介绍,部分脂肪肝患者可发展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继而导致生活质量下降和预期寿命缩短。因此及早对脂肪肝进行有效治疗实属必要。防治脂肪肝最好的办法就是调整饮食结构、适当增加运动、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例如,营养过剩及肥胖者,要减少饮食的热量摄入;酗酒及酒精性脂肪肝要先戒酒,同时配合保肝治疗;糖尿病、病毒性肝炎所致者,应控制血糖、治疗原发疾病。同时,重症脂肪肝患者还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科学用药。 (文/李国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