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友:蓝边儿大碗
我喜欢吃面食,从小就是,比较典型的北方人那种。小时候,最快乐的事之一,就是看着妈妈做烙饼。刚刚出锅的饼,一撕两开,里面热腾腾飘出来的香气沁人心脾,令人陶醉(好像有点没出息)。现在想来,当时我吃饼的表情,在妈妈的心理恐怕也是最令她陶醉的事了。
最开始会做的也是烙饼--比米饭早多了,那时候家里好像很少吃米饭。也清楚地记得当时表扬我的一句话:饼啊,擀的圆将来能当家。现在想起来,不当家也罢,除了劳神,再也没别的好处了。
作为面食,烙饼怕是很能说明面点水平高低的了。想做到酥脆松软,层多而不油腻,不粘牙又有一定的韧性,着实不易。周围邻居中,要是谁家奶奶阿姨或叔叔大嫂饼做得好,在街坊那里都会有很好口碑的。议论起来也会一脸的羡慕与佩服。家父也算手艺不错,主要源于年轻时曾在正规餐厅学过面案。虽然后来改行了,学徒出来的手艺却令我们受益匪浅--当然是口福了。遗憾的是我自己虽然钟情于烙饼,却到现在也没能练出拿得出手的功夫。粗浅的道理也懂一些,实践起来又总是顾此失彼。看来这只能是一生的追求了(更没出息了)。
与此异曲同工的还有烧饼,就是北京最常见的回民小吃,芝麻烧饼。我所居住过的两个地方,恰巧都是回民聚居区。烧饼的好坏,几乎是这里人们判断这些小吃店最简单的方法了。哪家烧饼做得好,肯定整体生意也是最好的。从小学开始,烧饼加豆腐脑几乎就是我一成不变的早点。刚刚出炉的烧饼圆鼓鼓的,松脆的表皮加上芝麻混合着麻酱的香气,一口下去,呵,太烫了,根本不敢用力咀嚼,却已满口生香。
十年前到山东旅游,夜宿蓬莱。早晨街上闲逛,看到有招牌写着“烧饼”,趋步上前购买。到手后才发现,并不是北京的那种芝麻烧饼。这种饼很薄,也分不出层儿来,没有麻酱,表面稀稀拉拉的撒着芝麻。最有意思的是,饼被擀成了细长形,两端远圆的,再加上很薄的缘故,看上去像鞋垫儿。咬上去脆脆的,没有什么特殊味道。之后数天,同事聊天多了一个谈资:早上吃了几双鞋垫儿啊??也是从那时起,我才知道,烧饼应该是一个通称,不光有麻酱的,很多地方都有自己特色的烧饼。后来书读多了,知到了北京的芝麻烧饼本是回民小吃,好像起源于京东的昌黎或三河一带(具体记不清了),慢慢的传到京城,成了后来北京较有代表性的食品。
也有人叫烧饼为火烧。到现在我也搞不清这两个词到底有什么区别。油酥火烧,发面火烧都好理解,大体上是没馅儿的。可是偏偏又有个褡裢火烧。那哪里是火烧啊,分明是馅儿饼嘛--长条形的馅儿饼,却偏偏叫火烧。
常见的烧饼还有很多种,比如说马蹄烧饼。全聚德吃烤鸭时好像送一盘的。烧饼趁热儿上桌,圆鼓鼓的,其实就是两层皮儿,揭开后夹着肉吃,比薄饼另有一番风味。
给我印象很深的还有一种,就是黄桥烧饼。数年前上班的路上曾经有一家叫卖,生意很好。黄桥烧饼外表就很好看,吃到嘴里一股浓香,大概是由于掺加了猪油的缘故吧。我不敢肯定他们做的就是正宗的,不过至少味道和加工方法与书上写的类似。遗憾的是街道治理规划后,就不见了他们的踪影。
肉夹馍也应该算饼的一种吧,虽然它叫馍。北京的肉夹馍大多是猪肉的。浓浓汤汁炖过的肉块,剁碎与香菜和青辣椒混合在一起,加在馍中,在灌以少许肉汤。我还喜欢加一点腐乳汁。一口下去,无尽的满足。如此感觉大概是源于这样的经验,即,夹着肉吃,是最能体现饼的美味的方式。饼与肉相辅相成,得到的感觉是一加一大于二的。早就知道肉夹馍源于西安,到了西安才发现,这里最出名的是腊汁肉夹馍,其实是羊肉的。羊肉炖的酥烂,肥瘦相间,配以刚出锅的馍,外脆内软,香腻润滑。
工作原因远离北京已经数月。LP前来团聚前问想要啥,好带过来。我说的唯一一样就是,烧饼。接机回来安顿好,未等晚饭开始,先把烧饼放到高压锅里微火翻烤,数分钟后已是满屋香气。这家小店的烧饼做得很好,即使是凉了,翻热一下仍然能够恢复原状,基本口感风味儿不变,很是难得。那烫烫脆脆的感觉溶化在嘴里,已不再是单纯口舌的快意,而是对家乡和以往生活点滴的回忆。
如需转载,请与新浪网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