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人对美食追求的狂热和多变,闻名全国。网上曾有一篇脍炙人口描述湘女特色的帖子竟然说湘女的第一大特征就是“好吃”。这真是冤枉了我们的湘女。因为在长沙,不只是时尚小妹妹好吃,整个城市几乎所有人都热衷于让自己的味蕾得到更充分的享受,所以新锐作家谢宗玉干脆就把长沙叫做“饕餮之城”,并把热衷于写美食的古清生善意地嘲弄了一通,因为古先生未到长沙,坐井之中,难免眼界狭窄。
长沙美食主义生活有诸多原则。这里只说郊野原则。郊野原则最早也许可以上溯到上个世纪80年代长沙人不惜跋山涉水,纷纷跑到株易路口去吃水煮活鱼,那个时候,汽车远远不可能进入家庭。然后就有橘子洲的黄鸭叫、就有四方坪的土鸡,二环线旁过去搭起的几个蒙古包消失后,菩提树、西湖楼、一路吉祥人气巨旺,竟然进去要等号子,我的个天,几次朋友招唤我奔向这个方向时,每每坐在的士里,计费表跳得我肉痛,等我过去,看到等号子,刚才的痛苦烟消云散了。
长沙东南西北每一个遥远的角落都有可能成为长沙美食的策源地。比如让住在城北区的我不解的是,像涂家冲一家连名字都没有取的店子,因为辣椒炒肉有名,我的邻居同事们竟然无人不晓,并亲切地称之为“卷闸门”,还说没有名字就是好。地道。更远处在新开铺之外的豹子岭的土菜,他们也转了两三趟公交车跑去吃。这是何等的“精神”啊。
像长沙的河西,就因为隔着一条江,房价就受到影响,然而只要美食当前,隔着的江就不成为问题了。像河西财经学院附近的口味虾,雷锋大道旁的“狗肉王”,无不吸引河东这边的人前往。雷锋大道其实是通往望城方向去的一
条路,就因为吃,现在我才熟悉这条道路,虽然我压根就没有去过望城,因为望城不像宁乡有当年的口味蛇呷。我熟悉的雷锋大道旁有一处静园山庄,双休日我的那帮刚刚拥有车的朋友拖着我往那边赶,不是看房,他们就像一群嗅觉异常灵敏的猎狗,说,这里有个西部风情的烧烤,烤全羊,我对羊并不感兴趣,我想双休日静一静,他们就劝诱我想一想南门口街边排档或者朝阳路排档上烧烤的羊肉串,滋滋地刷油冒着烟,洒满辣椒、孜然……比这味道更好。我只是个凡人,经不起诱惑,于是一班子车友浩浩荡荡,那只是路边搭的一个富丽的简易棚,停满了车,我们进去,服务小姐问我们是否订了餐,当然没有,店方居然谢绝我们,并指着招牌说要提早3小时订餐。为首的车友会大哥居然说等。就看到杀活羊,真的是将近3个钟头,我们饿得奄奄一息,悔不知还有个预约。最后,羊肉和着辣椒粉、孜然,发出香气来,所有的味蕾、食欲神经全部都被调动,锐利就像刀一样。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刀割手抓,就着啤酒,江湖味十足,一个多读了两句书的朋友讲,从这种情形看,湖南人真的像论坛上所讲是“南方人中的北方人”。大家狂笑。笑声中带着得意。
长沙人就这样执行着美食主义生活的郊野原则,真的不怕你路远,只要有个风吹草动,又真的是口味好,有特色,马上群起而吃之,全城皆晓,并且这种郊野原则还一定遵守这样的定律,凡是被长沙人认为已经过气、过时的美食,长沙人一定义不容情地抛弃。也许长沙人身上真正具有某种天生求新求变的时尚基因,至少他们不愿一切有关美食的信息落伍于人。于是长沙现在的方向是奔往河西,奔向烤全羊,有人戏称今年春天对于禽类美味的损失,就让这可人的烧烤兽类来补啊。
据说五一市民广场新大新对面的一个糖油粑粑摊点,每到下午就排起长队,引得金发碧眼的外国人也站到队伍中。奔波在路上的乐趣,为寻觅美食,吃遍全城,然后又扫荡向乡间的这种吃法,外国人是否也能看得懂?(文/吴国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