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菜点的世袭相沿莫不是从徒弟模仿师傅而开始的,模仿也是创造。每个师傅的差异性所表现的个性,往往会背离传统,背离就是创新。而创新的钥匙,就在于百搭百变。
味型的百搭百变、原材料的百搭百变、烹调方法的百搭百变。生穿鸡翼是广州酒楼近年热卖的菜肴,选鲜鸡翼,在关节处切成三段,用上节和下节,将其竖立在砧板上,脱出骨成鸡翼筒,用蛋清和淀粉拌匀,然后在翼筒中穿入火腿、蒜各一条段,放入油锅中氽至七
成熟,再过油,最后洒上酒等调料炒熟。此菜剔去翼骨,换上火腿,穿上蔬菜,从材质方面独辟蹊径,就有别于传统的蚝油鸡翼、红焖鸡翼。
沙律是西餐中常用开胃菜中的冷菜,用色拉酱拌制凉菜风味独特。自从市场上出现了卡夫奇妙酱后,广东师傅别出心裁地制作了香炸海鲜卷,即用威化纸包海鲜沙律,挂糊拍面粉炸至酥脆而成,食之外酥脆,肉松软,口感独特。菜肴与点心互相移植、结合也是广东菜式创新的又一风格。也如二沙岛一酒楼的沙律乳猪件,就是把乳猪铺在葱油饼上,面上再淋沙律,既融合了西餐风味,又有点心特色。
当菜肴中一个味型固定以后,人们可以通过某一味型去发挥联想,以此可制成系列性菜肴,这也是粤式菜肴创新的一个特点。如鱼香味型,粤菜从鱼香茄子煲开始,派生出了鱼香排骨、鱼香鸡丝。又如茄汁味型,从茄汁牛肉开始,发展出茄汁大虾、茄汁鱼块,至于通过化拙为巧、移花接木,自创的煲“稔”(稔萝卜、稔芥菜)、煲“老”系列,看似功自天意,实为广东人智慧的体现。
广东菜肴的特色就是兼容善变,南北中西共冶一炉。原料兼容,制法兼容,调味兼容。最近,在芳村食街,我们品尝了香草白菌浸鲜鱿、青芥金粟软鸡骨、脆皮牛坑腩、螺焗秋茄等创新菜式。鲜鱿用白卤浸可谓前所未闻,牛坑腩竟然可酥炸,实在出手大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