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新浪美食 > 正文

三个饕餮女 三种不同的美食态度(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31日12:19  时尚

  “每一种珍馐都会让每个男人重现我眼前换回我们最美好的拥抱,而那种葡萄酒,正是他嘴唇的味道”这是《感官回忆录》的作者依莎贝尔·阿连德曾说的。的确,忙碌的工作,不知还飘在哪儿的Mr.Right,常让我们觉得生活无趣,但是美食往往能给我们带来难得的激动和快乐,激起我们对人生的欲望。为此我们采访了三个女孩,她们为了美食去国外学做菜;为了美食从国外往回带炊具;为了美食,研究并不断出书传播。

孙晶晶
孙晶晶

  体验美食就像是体验不同的人生和性

  孙晶晶(Jennifer):自由设计师

  我的美食经历:

  两三年前,有一次朋友来我家吃饭,我给大家做了几道菜,朋友们都说特别好吃。我这个人就怕别人表扬,人家一夸我就一发不可收拾了,我开始认真地研究美食,经常找朋友们来我家聚餐,最多的时候一次来20多人。就这样我越来越爱做饭,因为我是学设计的,所以我做的菜还特别讲究造型上的美观。

  去年我去了泰国的清迈,那里有泰国最大的一家厨房,叫Chiang Mai Thai Cookery School。我到这所学校去学习做泰国菜,从此对美食有了另外的看法,觉得做菜既是一种艺术创造,也是享受人生的一个过程。之所以喜欢泰国菜,因为我这个人特别怕冷,所以对热带的食物特别感兴趣。我喜欢做泰国菜时用的那些新鲜的香料,特别刺激。而且在泰国的时候,我们是在大自然的环境中学习做菜,我们在花园里边学习边实践,旁边都是树,来自世界各地的人都坐在一起,虽然是同一个老师教的,但是每个人做出来的东西都有区别。因为文化背景不同,所以风格也不一样。从那之后,我觉得做菜这件事是可以用我的一生来进行探索的。

  我打算从今年开始,每年都去一个国家学习做菜,先从东南亚开始,今年计划去越南,然后去蒙古试吃新餐馆的频率:

  我去新的餐馆不是特别频繁,大概每个月能去一两次,也不定期,有朋友推荐了,我就去试吃一下。

  我为美食做过的最疯狂的事:

  就是那次到泰国去学做菜,闷头学了一个星期,从早到晚地学。我经常为了做一道菜,跑遍全城去买调料。朋友们每次来我家都会特别兴奋,她们上次吃过的那道甜点,这次肯定不会重复,而且会有新的惊喜。

  为什么喜欢在家里而不是去外面饭馆聚会:

  我喜欢家里的氛围,非常放松,朋友们来我家吃饭的感觉也非常自由。我们可以大声说话,我们可以演奏喜欢的音乐,我们高兴了大笑,当什么人悲伤的时候我们可以大哭找不到什么比家更好的地方。

  美食对我社交圈子的改变:

  因为美食,我认识了很多新朋友。享用了美味的食物和美酒之后,心房就打开了。你知道当人们开始交心谈话的时候那种感觉太奇妙了。在那一刻,世界是那么美丽。

  美食与性与爱:

  食色,性也。人在做食物的时候,是带着爱心的,做出来的东西就像是一个美女或是一个帅哥,有着不同的性格。这些菜有时候辛辣刺激,有时候又柔情似水。有的时候一道菜品会给人带来做爱般的快感。我有一个男性朋友,吃完我做的咖喱土豆饼后闭上眼睛说,好像走进了电影《香水》最后的情节——格雷诺耶挥动手绢,所有的人都进入了疯狂。每一道食物都有它独特的个性,你在体验它的时候,就像是在体验不同的人生和性。

  美食给我的生活带来的改变:

  我现在是一个设计师,我希望未来有一天会去做跟美食有关的事情,比如我想过要跟朋友合伙开一家厨师学校。现在大部分人做菜仅仅是在做菜,我觉得在做这件事的时候应该是倾注了爱的,我想让更多的人知道,做美食不仅仅是为了吃。美食是我要用一辈子去爱的情人,我要不断地学习更多的东西来丰富自己,让我跟情人的关系就像喝酒一样,喝一口就醉了!

蔡利
蔡利

  在旅行中美食在美食中发挥创造力

  蔡利:美国某500强企业公关总监

  我的美食经历:

  我从小就特别爱吃,吃对于我来说是特别重要的一件事情。我无论到哪里去旅行,都一定要找当地最有特色的餐馆去吃饭。而且我属于好吃不懒做型,喜欢自己来实践。即使是做一碗面条,也要材料齐全,做得精致美味才行。这已经成为我生活中的习惯了,也是一种享受。

  有的时候出去玩,去的地方条件不是很好,那我也会想尽一切办法来解决问题。我到国外出差的时候有一个特别的爱好,就是一定要去逛当地最好的超市。在法国的时候,我会去逛菜市场,在比利时,我会去逛早市。如果看到好看的炊具、特别的调料,总之是与美食有关的,我会毫不惜力地把它背回国来,对我来说,这就是美食的乐趣。

  试吃新餐馆的频率:

  无论我走到哪里,总能闻到最好最新的餐馆的味道。平时我会看各类时尚美食杂志,看到有新的餐馆,我就会记到我的小本子上,然后就会找时间去试吃,所以很频繁。

  我为美食做过的最疯狂的事:

  有一次我去日本出差,带了一口锅回来。那种锅在日本的南部特别有名,是用来做鸡素烧的。我觉得它好看,可以当成一个艺术品。我后来用这口锅做煲仔饭,因为它平平的,受热的面积比较大,把香肠放到米饭上,特别好吃。那次我还从日本背回了两公斤大米,听说那种大米很好,我就买了。

  精致美食,精致生活:

  我认为原材料新鲜、上乘最为重要,虽然不是有机食品的捍卫者,但我觉得还是应该尽量吃本地而且新鲜的水果蔬菜,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是我理解的精致美食。美食如此,生活方式也一样,这才是精致生活的理想境界。

  我不会忠于一种美食:

  我喜欢美食的多样性,就像我喜欢去世界各地旅行,品味多样的文化、习俗、价值观,当然还有美食。每到一处,美食是了解当地的最直接方式。我喜欢那些热爱甚至膜拜美食的民族,热爱美食的民族相对比较乐观、开朗。

  美食对我社交生活的改变:

  美食对我社交圈子的改变很大。我的家人和很多朋友都是美食爱好者,因为对吃的爱好让大家相处时多了更多有趣的话题。

  美食与性与爱:

  喜欢美食的人一定是热爱生活的人,是快乐的人。好的东西一定要与人一起分享的,闷着头自己吃是不快乐的。美食中的很多东西都能让人身心愉悦。

  美食给我的生活带来的改变:

  美食让我更加快乐了,见识的地方也越来越多。给我生活带来的改变就是让我产生了一种渴望,我希望能够不断地去旅行,见识各地的饮食文化。能享受美食是人生最大的福分之一。自然赐予我们新鲜的美食原材料,一流的厨师如艺术家一般将它们烹饪成佳肴。美食加美酒,若再有最爱的人们相伴,人生夫复何求?

  我眼中的“美食”这个词:

  美食是流淌在人血液里的东西,没有人是不喜欢吃的,只是很多人对生活的热情没有激发出来。不爱吃的人肯定也不爱干别的事情。厨师做出来菜肴,总会加了很多想象在菜里面,美食在厨师眼里就成为了一种艺术。美食能够最真实地反映一个人的内心世界。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活得淋漓尽致,但是美食和美酒就能够让人活得很奔放,很随心所欲。美食是大自然带给我们的最好的礼物,还能够给人带来无穷的创造力。

曾琳
曾琳

  吃是我的乐趣我还要研究它、传播它

  曾琳:美食类栏目自由撰稿人

  我的美食经历:

  6年前,当时教做西餐的节目很少,我就在北京电视台做了一档节目叫《西餐我爱吃》,这档节目主要是教大家在圣诞节的时候和平时办Party的时候应该做哪些菜。这两年我又出了两本书,一本叫《西餐伺候中国味》,另外一本叫《妈妈的菜》。前一本主要是介绍西餐的做法,还有一些关于生活方式的东西。后一本是去年我在北欧出的书,讲的是中国的美食跟旅游,主要是给老外看的。

  试吃新餐馆的频率:

  我每个星期都要吃好几家餐馆,平时我喜欢看杂志,也经常听朋友的介绍。我有很多厨师朋友,他们推出了新菜也会请我去试吃。

  我为美食做过的最疯狂的事:

  因为职业的关系,我觉得我每天都挺疯狂的,我的床头柜上都是美食类的书,还有那种介绍北京吃喝玩乐的杂志。我每天睡觉之前都要看一下这些杂志,然后想着明天中午吃什么,晚上吃什么。最近我看到美国的一家汉堡店在北京落户了,一个汉堡卖110块钱,这种汉堡的汁是由11种料配成的,牛肉也很优质,我就琢磨着哪天去尝一下。

  有一次我们去法国拍片,法国大餐是非常花时间的,一天能吃一次就了不得了,结果我们中午吃了一顿,晚上又吃了一顿,连着吃了一个星期,鹅肝也是上顿吃下顿吃,回来后我一听到鹅肝就觉得恶心。

  美食与性与爱:

  美食和性都是人类最原始最基础的生理需要,一个是生存的方式,一个是延续生命的方式。像电视剧《欲望都市》中的四个单身女人,她们经常在各种场所聊天,谈论性。这说明性是最让人愉悦的东西,最让人放松。而且,爱也好,性也好,往往都是从一顿浪漫的晚餐开始的,电影中常有这样的场景,生活中也是如此。因为美食而营造了一个美好的气氛,美食就成为爱的前奏。

  美食给我的生活带来的改变:

  现在美食已经变成了我的工作,我的一日三餐不仅仅是为了吃。吃是我的乐趣,我还要研究它,传播它,它已经成为我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而且,做美食也是在传递一种爱,比如我出的那本书《妈妈的菜》,之所以取这个书名,就是因为我们最爱吃的东西都和我们童年的记忆,和我们的成长经历有关。前段时间我采访了一个奥运冠军,问他拿到金牌后最想做的一件事情是什么,他说是想吃妈妈做的青椒肉丝。我听了之后很感动,美食有时候也是一种爱的表达方式,给妈妈做菜,给爱人做菜,给孩子做菜,在做的过程中,我们也在享受亲情和温暖。

  我眼中的“美食”这个词:

  我觉得应该是——欲望。人与美食的关系,就是人与欲望的关系。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链接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