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盘点2008食品业大事记(图)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13日16:08  信息时报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在中国市场“洋奶粉”占据绝对优势地位

  信息时报记者 李星慧 本版摄影 信息时报记者 郑启文

  2009新春佳节即将来临,回首2008,在这一特殊的年份里,中国食品业经历了太多风雨,乳制品、饮用水、食用油、酒……每个产业都有着自己的酸甜苦辣,让我们按下“回放键”,再回顾一次2008食品业戏剧性的一幕幕,并期望走过坎坷的食品业2009年迎来崭新的面貌。

  事件1

  发改委发布临时价格干预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于2008年1月15日公布了《关于对部分重要商品及服务实行临时价格干预措施的实施办法》,规定了实行临时价格干预措施的品种范围、干预形式和具体办法。

  这次启动的临时价格干预措施主要是提价申报和调价备案。提价申报和(或)调价备案的品种范围主要是成品粮及粮食制品、食用植物油、猪肉和牛羊肉及其制品、牛奶、鸡蛋、液化石油气等重要商品。发展改革委有关方面负责人说,启动临时价格干预措施,是根据《价格法》有关规定,在价格显著上涨或有可能显著上涨的情况下,采取的临时性干预措施。

  点评:2008年1月上旬,全国36个大中城市豆油、猪肉、牛肉和羊肉零售价格同比分别上涨58%、43%、46%和51%,价格上涨对广大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生活产生了较大影响。临时价格干预令实施后,大米、食用油等价格逐渐回落,目前保持稳定,猪肉、鸡蛋、水产品、蔬菜价格均有不同程度的回落。12月1日,国家发改委再次宣布,解除年初对成品粮及粮食制品、食用植物油、猪肉和牛羊肉及其制品、乳品、鸡蛋等食品类商品的临时价格干预措施,停止对相关商品的提价申报和调价备案工作,由经营者自主定价。

  事件2

  洋奶粉集体大幅涨价

  去年进入4、5月以来,洋品牌婴幼儿配方奶粉全线涨价,涨价幅度从5%至30%不等,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一些超市出现了消费者抢购“洋奶粉”的现象。“洋奶粉”最早涨价始于2007年8月,雅培对3个品种的奶粉产品进行了调价,价格涨幅约为5%;12月,雅培“金装”婴儿配方奶粉和孕妇奶粉的零售价格平均上调约6%;2008年初,安满奶粉也上调了零售价格;到了4月份,雀巢、惠氏、多美滋、美赞臣等也纷纷涨价,出现了“洋奶粉”集体大幅度涨价风波。目前,市场上多款900克桶装婴儿配方奶粉的价格已逼近甚至超过200元。

  点评:透过这次“洋奶粉”涨价风波,既可以看出其在中国高端奶粉市场形成的垄断地位,也可以看出我国奶业市场价格监管的漏洞及国产奶粉的弱势。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高档婴儿配方奶粉的市场规模已达到50亿元左右。在这个利润相对丰厚的市场中,“洋奶粉”占据着绝对优势地位,掌控着九成左右的市场份额,产品的利润空间、定价主动权也相对较大。

  事件3

  饮料行业全线涨价

  2008年4月,广州多个超市、卖场已先后接到王老吉、椰树、康师傅、百事可乐、可口可乐等饮料企业提价的通知,此轮饮料涨价潮,平均涨幅为3%~10%。其中可口可乐公司的罐装可乐从1.9元提价到2.1元,涨幅为11%;康师傅每瓶冰红茶上调0.1元,而茉莉花茶则上涨0.3元。

  而3月10日左右,百事就已上调过其碳酸饮料的出厂价,355毫升24罐装可乐由原来的39元/箱调为40.5元,2升6瓶装可乐则涨了1元,达到29.5元,平均涨幅为3%~4%。

  众品牌对于调涨原因均解释为,是“生产原料、包装材料、运输、人力成本多种成本持续上升”所致。

  点评:相比起食用油、奶粉等,饮料的涨价幅度并不算太高,虽然有价格干预令,但商家们总能找出理由和办法涨价。消费者又一次不得不像面对其它食品一样,无奈面对饮料的涨价事实。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我要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链接

·改革30年30城市变与迁 ·新浪《对话城市》 ·诚招合作伙伴 ·新企邮上线更优惠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