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小吃单练玩出百年绝活(组图)

http://eat.sina.com.cn 2008年02月20日14:29  精品购物指南

  小吃这玩意儿,最能表现一个地方的特色。北京这个古都,几百年来大小贵族千万臣民在这里休养生息,着实造就了一种全中国乃至全世界难以望其项背的“小吃文化”。要认真研究起来,足可写出一本几十万字的大著作。近年来受现代化的冲击,肯德基、必胜客等“洋小吃”随处可见,真正地道的北京小吃,反而不容易吃到了。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百年京味

  讲述

  崔普权先生是北京著名民俗学家,同时为北京作协、中国食文化学会等机构的会员,研究传统文化数十年,出书、办讲座不计其数。崔先生的父亲当年曾在“义盛源”海味店主事,与众多饭店多有来往,受爱好及家庭影响,崔先生对北京食文化颇有心得。

  北京小吃多属“单练”

  也许是由于北京小吃属“碰头食”,它太大众化了。老北京的小吃摊小吃店都是一家二户单练,经过几代人的操持,的确练出了许多地道的玩艺儿,也练出了名儿。

  到解放初期,北京小吃摊群比较集中的地点有隆福寺、白塔寺(原本是东西两庙)、西四、鼓楼、前门外、天桥、菜市口、牛街、花市、东岳庙等。在这些地点聚集着几百家小吃店或小吃摊,煎、炒、烹、炸、烙一应俱全。以隆福寺来说,上世纪50年代,小吃摊一家挨一家,有名的如“麻记饺子”、“年糕虎”、“爆肚杨”、“豆腐脑马”、“豆汁安”等。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小吃一条街

  北京人吃小吃说道多

  有人把北京小吃的风味特点总结出三条:一是味儿,咸甜分明,味觉刺激明显;二是质地,要么酥脆可口,要么软滑顺口,少有皮的塌的;三是温度,有的吃起来烫嘴,像刚出锅的热炸糕、白汤杂碎,有的入口冰凉,像江米凉糕、艾窝窝,绝没有不凉不热温温吞吞的。

  不过,在下还想加上一条:色彩。北京几百种小吃绝对称得上五彩斑斓,金灿灿的豌豆黄、玛瑙般的蜜三刀、白玉般的豆腐脑、红彤彤的炸灌肠、紫油油的栗子凉糕……悦目而又可口,给人双重享受。这样才称得上色、香、味俱全。

  北京人吃小吃也有说道:吃炒肝、喝面茶决不用勺子和筷子,而是端着碗底儿,转着圈喝;吃卤煮火烧不能放香菜;吃豆腐脑儿不能放辣椒糊,得放辣椒油;吃煎灌肠不能用筷子,得用牙签……您若不是这样吃,老北京人会说你是沙锅安把儿——怯勺。

 [1] [2] [3]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