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长假回京发现美食少数派(图)http://bj.sina.com.cn 2007年10月17日10:08 精品购物指南
朋友甲,去了新疆,号称要“围着火炉吃西瓜”。 朋友乙,去了云南,说是要做个“采蘑菇的小姑娘”。 朋友丙,去了内蒙古,口口声声要去尝“风吹草低见”的牛羊。 朋友丁,去了西藏,信誓旦旦要把“西藏四宝”—— 酥油、茶叶、糌粑、牛羊肉吃个遍。 长假来临之前,朋友们就这么各奔东西了。长假之后,有出去回来意犹未尽的,也有没出去心有切切的,于是,在北京,美食的“少数派”掀起了一股小范围的热潮。 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吃食,虽然是少数派,却也能红极一时,甚至长久不衰。比如北京常吃的涮羊肉,其实最早的来源就是北方游牧部落行军打仗时的简单食物,几百年后,发展成为“涮肉文化”。北京的传统小吃,也多发迹于满族和回族,这些小吃早就融入到我们的生活,甚至成为北京文化的一部分。 在北京,诸多的少数民族特色餐厅,除了有特色的美食,也会有热闹的氛围,很多在当地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吃得到的美味,在餐厅里却能天天上演,这对生活在北京的吃客来说,不失为一件乐事。 苗族的酸汤鱼,内蒙古的烤羊背,新疆的羊肉串……这些小众的滋味,其实更加惹口,挑逗着好吃者的味蕾。另一方面,因为各处有各处的风情和传统,我们还可以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了解到很多风物人情。吃喝只要和文化连在一起,就会变得有趣且有意义。台湾的高山族,冬天总是要吃一些长年菜,象征着长命百岁;壮族则少不了粽粑;景颇族总是选择在冬天自酿酒水;而土家族的餐桌上,总是少不了坨坨菜和合菜。 事实上,少数民族的美味,并非在于稀少,而是在于风情。在一片茉莉园里停驻久了,偶然来到一片百草园,树上长满各式的蔬果,这便是风情万种。那些食物中,除了常见的主料和配料,总会有一些奇特的原料,像酸汤鱼中的木姜子、藏餐中的藏红花、内蒙古餐厅里有牛奶味道的蒙古酒……这些处处可见风情。中国式传统的美食更多的是文化之中见雅致、见精巧、见风韵;而在这些少数民族的美食中,则是在美食中见欢腾、见山野、见孤绝。按照书法打比方,中原美食是散淡的董其昌,少数民族的美食必定是郑燮,是六分半体,是乱石铺街,却也恰到好处。少数派美食在北京也可自成一体,自我表现,自在纷呈。 中国56个民族,族族不同。北方的民族总是给人金戈铁马的气势,其美食也颇带有一些“醉里挑灯看剑”的沙场秋点兵的架势。蒙古的美食中有大漠豪情,维吾尔族的美食,则是西域的幻境;藏餐更是雪域高原的气魄;朝鲜餐则温顺了许多,像极了低眉顺眼的姑娘。 而南方的少数民族更多一些,所以美食更加丰盛。云贵不能不提,云南菜自称“滇菜”,事实上就是云南各族美食的融合,加上云南的物产丰富,各种菌类颇多。在云南,每一个民族都有不同的特色,傣族像一个泼水的姑娘,味道也是清澈的酸辣;彝族则更像吹笙的小伙,饭菜之中也布满了人间烟火气。苗族以酸著称,其实他们的菜品何止酸汤鱼这么简单?但是北京四处的酸汤鱼,给了苗族菜一个泛泛的限定。除此之外,湖南的湘西,多是土家族,构成湘菜的一部分;台湾的高山族也是一样,保存了少数民族的特殊风情。京城食界,说大不大,涵盖不了56个民族的美食;说小也不小,少数派美食也是处处可见。
【发表评论 】
|